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连云港赣榆强势入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
2019-01-24 05:5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月24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王祥善 姚绍庄) 14日,连云港市赣榆区宣传思想文化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部署会议召开。会上,区委书记孙爱华,区长吕洁共同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标志着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激昂开幕。据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党中央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赣榆区是全省19个建设试点县区之一、全市唯一,肩负着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经验、提供示范的使命和职责。

  能入围试点县(市、区),得益于赣榆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现了“全国有影响、全省有位置、全市有示范”目标定位。近年来,赣榆区在全国率先破题新乡贤文化建设,获评中宣部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并入编全国宣传干部学院教学案例,全省新乡贤文化建设现场交流会在赣榆区召开;“现代乡贤”方敬获评连云港市首位全国道德模范,连续推出钟佰均、税务“爱心妈妈”两个江苏时代楷模,全省县区唯一;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全省基层党员冬训示范区,先后荣获全省理论宣讲示范县区等省级以上表彰27项。

  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许思文介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要职能是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统筹城乡互动,宣传思想政策,传递文明风尚,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成兼具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平台阵地。

  试点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央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机构以区、镇、行政村(社区)三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高效完成“五化”任务。

  全域化构建体系。区级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委主要领导任中心主任,办公室设在区委宣传部;镇一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委书记担任所长;行政村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行政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

  精准化组建队伍。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和引导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队长;镇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行政村(社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分别由镇党政主要领导、行政村(社区)两委负责人担任支队长、队长。协同化整合资源。建立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群众需求征集等为民惠民服务六大平台,涉及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精细化明晰责任。各级根据任务安排,突出重点,细化责任,分别发挥好顶层设计、承上启下、有效落实等作用。标准化建设阵地。区、镇、村三级每个阵地都要做到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菜单、有特色、有成效。

  推进中,赣榆区将采取分步实施推进。1月底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全部挂牌,在机关单位、学校、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00个;6月底前完成“五化”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对上级单位述职;9月底前,总结回顾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水平。

  此外,赣榆区还将加强组织保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区委宣传部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做好文明实践内容的审核把关,各镇党委书记要亲自抓、带头做,层层压实责任,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建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席会议制度,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督查检查,纳入目标考核,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和圆满完成试点任务。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