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7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朱代桂潘兴成祁昌玲) “只要将社区服刑人员的手机号输入系统,就能立即查到他的位置,一旦发现矫正对象离开限定区域,比如说出了城,系统就会发出报警信号,我们就能及时采取询问、警告等措施。”26日,连云港市赣榆区司法局负责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在管理系统平台界面上展示了这一搜寻过程。她输入了一个社区服刑人员的手机号码,系统很快就精确定位,内容十分详细,让人一目了然。
区司法局局长李超凡告诉笔者,赣榆区是全国首批社区矫正工作试点地区,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从早期的人防模式到近几年的人防和手机定位相结合模式,手段不断丰富。区司法局投资百余万开发建设“智慧矫正”系统,建成集手机定位监管、自主语音汇报、电子签到积分考核、社区服刑人员监管软件和远程应急预警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矫正”平台,实现远距离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管控。目前全区99%以上的社区服刑人员已经配备了定位手机,通过社区矫正中心“智慧矫正”平台显示大屏,能直观看到每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的具体位置及精确经纬度、照片信息和联系电话,并且实时拨打他们的手机,就能核查社区服刑人员活动情况,真正实现了“向科技要警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已经利用“智慧矫正”平台实现了市、区、街镇司法行政机关三级联网,公、检、司等部门的矫正数据无缝衔接,实现被监控人员无一脱管、漏管,无一再犯罪。
不仅仅是智慧矫正,还有智能调解、智慧法宣、智能法服……如今全区司法行政以信息整合、资源共享为抓手,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司法行政智慧化平台建设,开启信息化条件下司法行政工作的创新发展模式,全面驶上“智慧法务快车道”。
近年来,区司法局在全区15个司法所和部分行政村、个人调解室配备了“调解服务快捷通”,公示人民调解员的照片、联系方式,群众按下通话快捷键便可免费与调解员通话,实现全天24小时法律咨询、预约调解。群众与调解员的通话记录同步传到区矛盾纠纷调处指挥中心系统,便于区矛盾调处服务中心对基层调委会进行监督指导,为实现四个全覆盖奠定了良好基础。
今年,区司法局为确保矛盾调处提质增效,通过“人民调解服务快捷通信息管理系统”全程监控各镇“快捷通”服务使用情况,自动收集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分析,形成书面报告,每月进行分析,做到信息畅通,研判及时,提前预警;加强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信息热线平台建设,与区法律援助中心“12348”专线对接,建设具有信息收集和快速处置能力的矛盾纠纷集散平台,形成以区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中心向基层调解组织分流、辐射的新形式“大调解”网络体系。同时,区司法局的“远程人民调解服务系统”还形成了“菜单式”调解模式,区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联合区信访局、检察院、法院等24家成员单位,打造一个具有专业性的调解平台,为群众选择各行业、专业及金牌调解员提供了预约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监督评价上的方便,群众只要对照人民调解员的照片和信息“一键”按出,就能与选择的调解员进行远程对话,并根据服务的满意程度给予不同的评价,系统自动记录相关数据等情况。
区司法局通过建立智能化调解系统,大大提升了基层调处效能,方便群众与调解员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为调解员提供实用、快捷、准确的调解信息,有效提高调解效率和调解成功率。仅今年以来,全区共成功调处矛盾纠纷近百起,区级调处服务中心直接调处60余起,其中重大矛盾纠纷10余起,90%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