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9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柏干祥 何静 姚绍庄) 五月的黑林镇万亩杂果基地生机勃发,嫩绿的枝蔓和修剪果树、追施农肥的果农们交织出生动画卷。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是石梁河库区扶贫联片开发重点镇,近年来,该镇坚持效益先行,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培育发展特色水果产业,一改过去丘陵山区亩均收入不足200元、土地流转费不足80元的现状,实现土地亩均流转费850元、效益增加近10000元、区域内人均增收2000元的生动发展格局,成为产业富民、生态旅游、精准扶贫的典范。这是全区土地流转“集合效应”的一个缩影。
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对稳妥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对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影响深远。近年来,赣榆区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把搞活土地经营权作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工作的核心内容,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实行规模经营,有力推进了全区农业资源配置、生产和经营方式向“提质增效”转变。
加大土地流转,助力乡村振兴。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区已累计流转土地面积67万亩(历年来累计流转数),其中:种养大户经营48.9万亩,农业龙头企业经营9.4万亩,城镇居民及其他组织经营8.7万亩。在元月初召开的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全区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增高效设施农业1.97万亩,农机化水平达83%。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流转土地2万余亩,新增龙头企业1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2个、家庭农场44家、“三品一标”40个,农产品出口达1.2亿美元。
在推进土地流转进程中,赣榆区积极稳妥引导土地经营权向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序流转。以行政引导为推动动力。在政府的行政推动和引导下进行,由各镇政府出面协调,将土地集中流转出来实行规模经营,引导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各镇都成立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进村入户开展土地流转业务指导工作。
以项目带动为流转主导。根据项目的需要进行土地流转,流转出的土地直接用于要发展的项目,减少了流转出的土地被闲置的可能性。以委托流转为主要形式。即农户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委托流转协议,农户将其承包地委托村民委员会进行转包或者出租。黑林、塔山、石桥、沙河等镇多采用这种流转方式。以规模流转为推进重点。多以连片规模流转为主,流转规模100亩以上居多,流转后实行规模经营,解决了农民家庭分散经营的管理难、效益低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农村土地经营效益,多渠道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以创新模式为流转突破。创新流转模式,探索土地整村流转,即村集体成立农民合作社,合作社与村委会合署办公,通过成立的农民合作社将全村农户的土地流转过来,由合作社统一经营。青口镇的大盘村、大朱旭村、城西镇的曲坊村等都采用这种流转方式。项目带动,即先确定发展的农业项目,然后根据项目需要,带动整村土地流转。如柘汪镇的葛埠村、西柘汪村发展林木种植带动两个村整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政府引导,即由镇政府出面协调,引导农户进行整村流转,并将土地集中对外流转,实现大规模连片经营。塔山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土地规模流转,实现整村流转的村13个,共流转土地面积13000余亩。
土地流转让农民增收致富,也极大提升了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家里4口人的山岭地流转给蓝莓种植合作社,平时在合作社里务工,就连家里的一台拖拉机,也入股到合作社……”厉庄镇新坝村村农民王善祥家,这几年的收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算上土地租金和每月的工资,一家子一年纯收入达到5万多元。他高兴地说,“多亏了我家的土地流转了,才有这么好的收入,是村里实施的好政策让我们山区的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