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一些小区未实施垃圾分类 居民参与度低、清运难
2018-04-23 10:4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23日讯 “社区给每家每户都配发了生活垃圾专用回收垃圾桶,我家的生活垃圾都是分类投放。”昨日,在连云港海州区玉带新村小区,55岁的周阿姨将一摞纸盒和6节电池分别投入小区楼下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集点。海州区玉带新村小区是我市首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22个试点小区之一,也是我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7年,我市就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作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内容,实施一年多来,一些试点社区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采用积分奖励和礼物兑换等方式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使城市环境更宜居,居民生活更方便。目前,我市已完成40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其中市区建成25个,各县建成15个,较高标准完成省住建厅确定的20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目标任务。

  城区投放设施覆盖广、分类全

  日前,海州区巨龙路“三九串烧”经营者主动将100多公斤炸串后的废弃油脂统一收集到容器内,并通知城管部门上门收集,这无疑是给港城垃圾规范收运开了一个好头。为让垃圾分类规范投放、收集、运输及处置,我市早在2016年就已制定了垃圾处理规划,倡导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于2017年在市区和三县同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规划、餐厨废弃物处理,该规划明确了垃圾前端分类、垃圾分类后端如何收运、末端如何处理。去年,全市共有40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其中委托第三方垃圾分类企业建设12个小区,通过技术合作,政府提供分类投放设施,企业提供统计、奖励平台建设6个小区,并有政府投入、管理建设的22个小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按照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要求,实行“三分类”垃圾分类模式,对居民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细分类。

  “现在我们家门口环境好多啦!”如今的海州区浦南镇、开发区朝阳街道通过实施农村镇村全域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使得村庄绿意盎然,村道宽敞整洁,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另外,两地采取阳光堆肥发酵处理有机资源化处置模式,有效减少垃圾运输、无害化处理成本。海州区、开发区阳光堆肥房建设的同时,同步采购6000只农村分类垃圾桶已全部配置到农户。我市还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目前已完成50个机关事业单位办公聚集区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市区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已完成1万只分类垃圾收集箱的布置,公共区域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100%。

  此外,我市还高度重视垃圾终端处理建设工作,将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垃圾焚烧厂扩能改造、垃圾填埋场封场等建设工作分步强力推进。目前,我市已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建成一座处理能力1450吨/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座95吨/日的餐厨废弃物处理厂、一座100万吨/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等。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热电联产,为周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清洁能源,实现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累计供热10万吨,并网发电1.2亿度。

  垃圾分类

  居民参与度低、清运难

  为实现垃圾源头“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我市还积极探索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可持续运营模式,避免政府高投入、居民低参与的模式,努力做到居民可接受、政府能负担。在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过程中,我市通过手机APP/微信模式,采取一键预约、上门回收、线上支付、线下交易,通过高积分奖励、实物礼品兑换等方式,激发调动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加快构建智慧环卫平台,通过“互联网+”智慧分类模式,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线上平台与线下物流实体相结合。

  据了解,经过一年的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工作,在已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大部分居民能够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市城管部门还采取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积分奖励制度,高新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东方之珠为700户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发放垃圾袋,垃圾袋上有居民专属的二维码,居民将可回收物分装到垃圾袋投放到正确的垃圾分类桶后,工作人员将扫码根据居民投放的可回收物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还有连云区水榭花都小区实施积分可以兑换一定的生活用品。我市还积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和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将垃圾分类从单纯的政府承包推向市场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现在垃圾分类进小区的整体效果还不错,但是距离完全实现垃圾分类仍有一定差距,且居民是否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制约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效果的突出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一些未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多数小区居民由于意识习惯滞后仍未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很多居民往往将所有垃圾“一锅烩”。比如某小区内,垃圾桶虽然标明了分类,但很多居民却视而不见,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者屈指可数。在不少垃圾桶周边,一些纸盒、塑料瓶和厨余垃圾等堆放在一起,有的垃圾桶里还放着废电池等有害垃圾。

  小区垃圾桶虽然分成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垃圾清运人员也未按照其标准清运。

  多措并举

  助力垃圾减量分类

  实施垃圾减量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正因如此,今年我市确立建成区建成112个垃圾分类小区,各县建成区建成15至20个垃圾分类小区的目标,还在扩大实施垃圾分类中进行大量工作。在软硬件建设方面,我市还将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厂投入运营,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扶持政策;在加强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全过程执法,年内力争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能力达到95吨/日;加快市区垃圾焚烧发电厂技术改造,各类污染物在线监测,达标排放,加快垃圾干化项目投入运营,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厂无害化处理能力。在加快城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还将加快灌云县垃圾填埋场建设,督促东海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尽快完成前期工作,年底前开工建设,加快灌南县垃圾焚烧厂建设进度,年底前土建完工。并将督促指导三县年内各建成一座大件垃圾等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用于大件垃圾的拆解、可回收物二次分拣、有毒有害垃圾暂存。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这样的宣传标语也渐渐出现在港城的各个校园里。据了解,为了科学地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市城管部门还依托“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类进校园”“垃圾分类进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活动,从学校入手,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环保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影响家庭,进而深入社区、街道,形成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推进垃圾分类

  功夫应在垃圾桶之外

  我国垃圾分类推进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作粗疏。从国外的成熟经验来看,推进垃圾分类绝非摆放分类垃圾桶这么简单,而是包括链条化服务体系、相应的激励约束体制、知识普及等在内的系统工程。推进垃圾分类,功夫应在摆放分类垃圾桶之外。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瑞典开始直面垃圾循环的问题,刚开始的几年,没有垃圾分类习惯的大部分家庭还是把垃圾一股脑儿扔到垃圾箱。为此,政府曾设定监督员在垃圾收集中心“站岗”监督,如果抓到未按规定分类的,就将处以罚款。

  光靠惩戒性的做法毕竟不受欢迎,而且治标不治本,所以瑞典政府又开始对小朋友“下手”,在各种基础教育的学校里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好处。小朋友们还没有大人那种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左耳进右耳出的习惯,因此会兴致勃勃地聆听老师的讲解,有些回家之后还会讲给爸爸妈妈听。下一代养成了好习惯,还能熏陶上一代,可谓一举多得。(张晶晶)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