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人”生龙活虎 港城每月50个尬求救蹭惨急救车
2018-04-12 10: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12日讯 无论黑夜还是白天,急救车分分秒秒都在生死线上与死神竞速。然而最近,连云港市急救中心却频频接到“尬求救”,急救车赶到现场,看到的都是生龙活虎的“求救人”和这样的解释:

  “嘿嘿,外面下雨了,我想蹭个车回家……”

  “那个……不好意思啊,我爬山爬累了,实在没力气走路,所以想麻烦你们……”

  “你说我老公气人不?所以我请你们来给评评理……”

  市急救中心做了统计,目前他们每天都要接听近300个求救电话,平均每个月有50余起“随意呼叫”,不少人甚至把急救车当成了“高档出租车”。

  这样的现实让市急救中心忧心忡忡。

  不想自己走路他就呼叫120

  两个月前,市急救中心接到求救电话,称石棚山上有人头晕。急救医生赶到山顶找到了求救者,他说不能自行下山,医生立即将其抬上急救车。由于山路崎岖颠簸,急救车行至半山腰处时,此人要求下车。

  “我要下车,你们快停车!这车坐得太难受了,我还不如自己走了!”

  “你自己走万一出意外怎么办?我们陪你走吧。”医生说。

  一行人终于走到山下,医生说:“上车去医院吧。”

  “哎呀,不用不用,”此人立刻摆手,“其实我就是爬山爬累了,不想自己走下山,才打120的。”

  打不到出租车他就呼叫120

  无独有偶,今年3月的一个雨天,一名老人给市急救中心打电话称头晕,急救医生很快赶到他所在的海州区中大街附近。此时老人已在路边等候,他一上车就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

  “我要去市第一人民医院,但你们必须从人民路走。”

  医生虽然好奇,但见老人非常坚持也就答应了。没想到,当急救车来到人民路与南极路交叉口时,老人突然说:“我不去医院了,你们停车,我要回家。”

  “为什么要回家?”医生再三追问。

  “我下午到朋友家打牌,谁知晚上下雨了,打不到出租车……我就是想请你们送我回家。”老人说。

  现实困境一:

  每月有50余例随意呼叫120事件

  市急救中心的统计显示,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

  “我们每天至少会遇到一起随意呼叫急救车的事件。”市急救中心医生吴显峰说,“尤其是晚上,出租车难找,有人就打120,骗医生说生病了,我们赶到现场时,他们并不会立刻说要回家,而是找个借口,蹭到家门口再下车。”

  记者从市急救中心得知,我市各大急救分站都遭遇过类似情况,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两年前每个月只有几起类似事件,而近两年来,此类事件每个月多达50余起,严重干扰了我市急救体系的运行。

  现实困境二:每4万人才配置一辆急救车

  市急救中心调度员曹女士说,每个急救电话,急救车都会出车并回复:“所以哪怕是屡次拨打120的人,哪怕情况并不十分危急,只要他们拨打120,我们就必须赶到现场。因此,这类无效出车越多,就越浪费急救资源,严重耽误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

  这是市急救中心遭遇的最极端案例。夫妻俩吵架,一方假称肚子痛,另一方就拨打120,害得急救车白跑一趟。此时,市区其他路段发生了一起车祸,而距离事发点最近的急救站里却无车可派,市急救中心只得从其他站派车。

  按照院前急救发展规划的要求,每4万人必须配置一辆急救车,但随着港城人口逐年增多,急救车数量并不能满足要求,一旦紧张的救护资源被随意占用,危在旦夕的人就有可能失去获救的机会。

  市急救中心:

  请市民有效使用急救资源

  拨打120时,先确定是否真的需要急救车,并在电话中讲清患者的详细地址、主要病情,帮助急救人员做好准备。若是群伤或中毒者,必须报告事故缘由(楼房倒塌、火车出轨、毒气泄漏、食物中毒等)和伤者的大致数目,以便市急救中心调集车辆、报告政府部门及通知各医院救援人员集中待命。

  打完120后,应有人在住宅门口或道路交叉口等候并引导急救车,准备好患者的就诊卡、医保卡等。中毒者,要把可疑药品带上;断肢者,要带上断离的肢体等。

  选择医院有两个原则。一是就近,二是考虑医院专科的特长。但“就近”是首要原则,因为争取时间最为重要。

  拨打完120请这样做

  市急救中心王医生介绍,鉴于有些市民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1、确保联系畅通。有人拨打120后就不断打电话向亲戚朋友求救,导致电话占线,急救人员联系困难,耽误了很多时间。

  2、提前做好搬运入院准备。呼叫120后,家属要随时做好入院准备(带好钱款、衣服,确定好随车人员),应提前清理楼道、走廊,移除障碍物,方便担架快速通行。

  3、服常用药物。老年慢性病患者,在了解病情的情况下可以服常用药缓解。如心脏病患者胸痛时,可以在舌下含化一两片硝酸甘油,但不宜过多,以避免血压下降。服药时一定要记住药名和用量,并告知急救人员。昏迷患者,家人应反复呼唤名字,通过观察其胸廓、腹部起伏状况等判断是否还有呼吸,一旦出现呼吸骤停,应马上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与市急救中心或急救人员联系。(梁洪胜)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