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港城英雄” 向港城汇报与祝福
中国江苏网2月16日讯 3个多月的时间,36组全媒体式的报道,42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港城人,演绎了港城人的别样精彩,展现了在“一带一路”倡议召唤下,他们的成就、责任和担当。
为探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中的连云港元素,呈现连云港人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连云港日报在2017年5月至8月策划实施了“一带一路有个‘我’”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采访团分成4个采访小组,先后采访了国内外2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讲述了42个在异乡的港城人的精彩故事。
在采访过程中,每一个被采访对象都表露出对故土的牵挂之情,纷纷表示要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18年春节到来了,这些“一带一路”上的“港城精英”在2017年取得了哪些新的成就,他们又有哪些话要对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说呢?请看记者的最新报道——
安述庆:身在新疆爱着故乡
□ 徐黎一
“今年5月20日,我们在乌鲁木齐建设的连云港大厦将正式对外营业。”除夕夜,从乌鲁木齐回到赣榆的安述庆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位亲友说着这样一个好消息,“到时候,咱连云港人无论是去旅游,还是去做生意都有个‘家’了。”
2017年,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作为乌鲁木齐连云港商会会长的安述庆都在为这样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着。2017年5月18日,他选择了这一天为连云港大厦封顶,只因为0518是家乡连云港的区号。人们打趣地说,这是一个在外拼搏的连云港人写给家乡的一封情书。
“这幢名为‘连云港大厦’的22层高楼,因为它就矗立在乌鲁木齐的黄金地段,所以,越来越多的新疆人开始了解连云港。”安述庆在电话里告诉记者,随着大厦的拔地而起,一步步从规划图纸走进人们的生活,一个城市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事实也如此。连云港大厦坐落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区域,与乌鲁木齐高铁交通枢纽客运站、时尚繁华的万达商业广场、宝能城等相邻,距开发区政府综合办公楼不足100米,距离机场车程仅15分钟。
连云港大厦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不言而喻。但只因心中埋藏着一个架设连云港与乌鲁木齐两地桥梁的美丽信念,安述庆执着不悔。为了发挥连云港大厦的桥梁纽带作用,安述庆将大厦一楼设为接待大厅和金融机构,所有软硬装修布满连云港元素。二楼为连云港城市推广规划馆,三层至二十二层为商务写字间。四层裙楼为四星级商务酒店。“11月16日,下雪了,连云港大厦也顺利完工了。感谢老天爷多给了一个月的时间。今年的大雪降温比往年来得晚了一个月。暖气也通上了,提前半年交工了。”2017年11月16日,安述庆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文字。也许,这就是对“天道酬勤”最好的注解。
春节前几天,霍尔果斯连云港大厦项目正式签约。这座大厦不仅将成为连云港与霍尔果斯两地联系的桥梁,也将成为连云港人赴霍尔果斯创业经商的一个“家”。而安述庆也在用这样一种方式释放着对家乡连云港的热爱。
“连云港大厦,让大海不再遥远。”安述庆如此推介着自己的理想。
“新的一年,新的愿景。祝福我的家乡越来越好。我也会继续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促进连云港与新疆的交流与合作。”安述庆说。
张占勇:祝愿家乡越来越好
□ 庄婷婷
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甘肃紫金实业董事长张占勇像往年一样,挨个儿给亲朋好友拜年。一个个电话打出去,当拨到熟悉的“0518”时,他的手指有些颤抖。0518———连云港的区号,流淌在每个港城人血液中的4个数字。
电话中,张占勇对记者连连感叹,畅谈他的2017。
2017年,对于甘肃紫金实业和张占勇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张占勇迎来了事业上的新一波高峰。以紫金大厦为标志的紫金绿色农贸产业园项目落地开花,集约式中央大厨房项目投入运营,占地147亩的紫金商贸中心项目认购近2亿元,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按期进行,紫金机械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这一年,兰州新区5800亩山地在张占勇的努力下逐渐焕发生机,曾经土壤盐碱化严重的“秃山”绿意盎然。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紫金实业旗下的康瑞农业试种的二十几种有机农产品,获得了消费者一致好评,兰州新区投资最多、运营效果最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这一年,来自家乡的《连云港日报》“一带一路有个‘我’”全媒体采访组来到兰州,采访了张占勇的大手笔创业、绿化造林、带领乡亲致富……从黄海之滨连云港到黄河之畔兰州,张占勇追逐着“一带一路”的大潮,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事业版图。
“我生在连云港,如今在兰州打拼。尽管相隔千里,但丝毫没有影响我对家乡的热爱。我希望能将连云港的农业资源和人才资源引进到兰州新区,将连云港的特色农产品借助兰州新区的国际班列发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的一年到来,我祝福我的家乡越来越好,我的父老乡亲日子越过越红火。”新春佳节,远在兰州的张占勇给家乡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孙成炜:愿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
□ 袁春梅
2017年,对于孙成炜来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一年。这一年,他在青岛流亭机场、青岛市北区又开了两家新店,至此经营“帝一铭”品牌海参店达6家。
“能有今天,也得感谢早年的贫穷。”1993年,年仅16岁的孙成炜怀抱“脱贫梦”毅然踏上了去青岛的征途。
初到青岛,孙成炜的第一份工作是给表哥家做海产品包装。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看到商机让孙成炜极为兴奋。回乡后他四处筹借创业本钱无果,母亲以农业贷款的名义帮他贷了500元启动资金。
2008年,孙成炜先人一步,成功注册了纯淡干海参品牌“帝一铭”,走市场上没有人走、不敢走、不愿走的高端之路,在青岛崂山、大连、长岛等地聘请专业的捕捞队伍,从天然海域捕捞野生海参。2016年11月,孙成炜在青岛崂山成立了“帝一铭”海参专业合作社,保证海参有了稳定的供货渠道。
10年间,“帝一铭”已在青岛开辟6家直营店,创造了海参系列产品零投诉的奇迹,先后获得了“青岛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中国3.15诚信企业”等多项荣誉,成为政府采购海参指定企业,在“中国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要活动中被作为官方指定“伴手礼”。
诚信做企业,在公益事业上,孙成炜也是不遗余力,他加入了由青岛市红十字会发起成立的“微尘基金”,在关注儿童“生命、健康、教育”三大主题领域,开展相关救助活动。2017年,孙成炜以“帝一铭”的名义资助了全国阳光少年、贫困大学生100多人。
“连云港是我的家乡,我愿意回报连云港,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2017年港城很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助贫困大学生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若条件允许,2018年我想在连云港开一家‘帝一铭’连锁店,一是把好的养生产品、健康食品带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二是想用部分利润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孙成炜祝福连云港的父老乡亲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
方成:故乡是我一直的牵挂
□ 周莹 惠康拯
“最近,我每天都被各种会议日程排满。”当笔者联系到联合国高级经济学家、连云港灌南县人方成时,他告诉笔者,最近,他正在参与撰写一份有关全球食品安全方面的报告大纲。这份报告将为全球各个国家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一些思路。为了让这份报告稿更加具有权威性,他们团队每天都在进行各种话题的讨论。
2003年,方成因为在国外农业政策界研究的深入,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关注。通过层层选拔,方成进入世界农业研究首屈一指的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从此工作和生活在意大利罗马,开启了在世界各地同“饥饿”斗争的旅程。
作为联合国高级经济学专家,方成曾经深入非洲、南亚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支持当地政府制定包容性农业生产和贸易政策,研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市场信息系统和贸易政策分析与谈判的能力,并推动这些国家粮食和营养的安全,以解决新出现的挑战。
2017年,方成主要关注点在非洲大陆。他深入到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等多个非洲国家,推动南南合作,并将中国粮食种植经验介绍到非洲,帮助那里的人们解决贫困和饥饿的问题。与此同时,他还关注那里的妇女就业和消除性别歧视等一系列的问题,并和团队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方成告诉笔者,不仅如此,他还参与了中欧粮食方面的合作,撰写一些事关全球粮食贸易等方面的文章,也介绍了很多的中国经验给其他国家。
虽然离开故土多年,方成却一直牵挂故乡,他说,对生他、养他的港城始终怀有一种难以释怀的家乡情结,因为他曾在连云港市灌南县新集乡新集村生活了20年,他的兄弟、姐妹们现在仍然工作、生活在港城这块土地上。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工作以后,他几乎每隔两三年,都会回老家看看,每次回去,都会发现港城有新的变化。他特别关注家乡扶贫工作,也非常愿意同故乡的亲人分享这个方面的经验。
最后,方成对故乡的亲人说,现在,连云港的经济和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港城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港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港城的城乡环境变得更美了。为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感到骄傲与自豪。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狗年春节来临之际,他衷心祝愿港城的父老乡亲新春愉快,全家幸福!祝福港城的明天更美好!
孟卓贤:我的项目在家乡落地了
□ 周莹
他的论文登上世界权威科学杂志的封面,他关于糖尿病的研究实现了医学领域的新突破,他就是年仅38岁的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卓贤……2017年夏天,本报“一带一路有个‘我’”大型全媒体采访行动将目光对准这位连云港走出去的年轻科学家。
在孟卓贤38岁的人生轨迹中,2017年是必将被写入其履历的年份。2017年5月4日,孟卓贤和导师林建谍教授在国际权威刊物《细胞》的子刊《分子细胞学》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人类骨骼肌细胞中存在一条葡萄糖感受信号通路,其在全身血糖稳定状态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找寻糖尿病发病根源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7年夏天,《连云港日报》组织的“一带一路有个‘我’”大型异地采访活动追寻着这条线索找到了这位年轻的科学家,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位年轻科学家的勇气、毅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2017年,我很幸运通过你们的活动重新感受到家乡的温度。”谈及2017年夏季的那次采访,孟卓贤依旧记忆深刻,他决定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很快,孟卓贤决定加入连云港妇幼保健院科研团队,作为特聘专家帮助其提升科研水平,并指导该团队专业从事妊娠糖尿病、肥胖儿童等领域的研究,积累科研经验。
同时,孟卓贤在连云港日报推介下,与市开发区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在开发区建设一个生物药研发平台,并进行相关药物前期开发。2017年12月底,孟卓贤告诉记者,他的平台公司已经完成前期注册,正在装修。预计2018年年底,该平台就将有新的科研成果。
孟卓贤说:“2017年,是我十多年来回家次数最多的一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家乡的热情温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2018年,让我们聚智合力、携手共进、推动连云港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港城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