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手艺 连云港一八旬老人绣“虎头鞋”只送不卖
中国江苏网12月19日讯 五颜六色的虎头鞋,是许多人的儿时记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小孩也不再穿虎头鞋,会做虎头鞋的人也越来越少。然而,古楼社区80岁的成玉珍老人,至今保持着手工绣制虎头鞋的习惯,家里各式精美的虎头鞋让人爱不释手。
只送不卖
送出百余双“虎头鞋”
打从成玉珍记事起,母亲、嫂子每年冬天就会绣虎头鞋。结婚后,成玉珍一直没把这针线活丢掉,儿女小时候穿的都是她亲手缝制的虎头鞋。她们那一辈的老人都认为,虎是百兽之王,能驱邪避灾,穿上虎头鞋可以为孩童壮胆,保护孩子健康安宁。
这些年,成玉珍做了百余双“虎头鞋”,这些鞋子从来不卖,都是送人的,亲戚及街坊邻居谁家生孩子了,她就送上一双,希望孩子健康平安。之前住在鼓楼嘉园的时候,周边的邻居都让她送遍了。
近些年,老人的视力不好,做虎头鞋时必须得戴上眼镜,还得趁着室内光线充足的时候赶紧忙活,但是她从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很有趣味。“现在做‘虎头鞋’不只是打发时间了,还能给这些孩子求个平安,讨个吉利。”
尽心尽力
每一双鞋都栩栩如生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成玉珍家里,她正坐在桌边缝制“虎头鞋”,桌上放置的是已经做好的鞋子和鞋样。成玉珍介绍说,虎头鞋鞋头呈虎头形状,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子、眼等采用粗线条勾勒,表现出老虎的威猛。一双虎头鞋,做工复杂,制作一双往往要花两三天的时间。
为了让孩子穿着更舒服,成玉珍每一道工序都得琢磨半天,光是这鞋底就要费一番周折。首先要把稀饭熬成糨糊,用白布覆盖在糨糊上,置于阳光下充分晒干,晒干后在布上画出鞋底形状,4层布放在一起形成一个鞋垫,两只鞋垫上下叠放,用针线缝合起来,走边走两圈,才算是把鞋底做好了。虎头的制作更见功夫,要用到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还要在硬纸板上画样模拟大小,确保大小合适后,才能剪样、缝制。
这细细打磨出的虎头鞋精致可爱、栩栩如生,黑色的毛线缝一圈做睫毛,白色丝线中间镶嵌黑色丝线做眼睛,额头正中间用彩色毛线团替代“王”字,嘴角边有绿色毛线做成的毛发和胡须,甚至还有小小地隐藏在毛发下面的牙齿和舌头,这番巧思和手工让人惊叹。
老人心愿
希望手艺传承下去
成玉珍一边聊一边从屋里拿出一个布袋,里面装的都是老人亲手缝制的拖鞋,在桌子上一字排开,甚是好看。鞋面上的花朵都是成玉珍自己创作的绣样,鞋口处还贴心地缝上一圈毛边,穿起来更暖和。成奶奶的一双巧手把家里的碎布条旧棉花都利用起来,做成椅垫和靠枕,这个季节用起来最合适不过了。
对老人来说,做虎头鞋不仅是几十年来的传统,更是难以割舍的情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会做虎头鞋的人越来越少,孩童也不需要用虎头鞋“保平安”,这让老人多少有些落寞。“这是传统技艺,不应该被大家遗忘,这门手艺我希望可以一直传下去,让更多人看到它、分享它,也算是我的一个心愿。”成玉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