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连云港 > 关注连云港 > 正文

0

电商促销花样多网购族“傻傻算不清” 预售模式需警惕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11-03 09:34:00

  中国江苏网11月3日讯 日前,国家发改委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有关部门共享的黑名单信息中,经分析比对,共梳理出电子商务黑名单企业6440家,其中首批500家已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布。“双十一”即将临近,各电商平台的宣传促销正盛,笔者发现,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电商促销活动更加考验消费者的“智力”,预售、定金、各类满减红包、直降红包、返现券以及7天或30天保价政策等,让消费者“傻傻算不清”。有关人士提醒网购群体,“双十一”预售套路深,应理性消费,小心避“坑”。

  先涨价后打折消费者误入打折“圈套”

  家住海州区新东社区的王梅,提起今年的“双十一”再也没有了去年的兴奋,因为她去年“双十一”遭遇了一件很窝火的事情。去年“双十一”当天,她在某官方旗舰店以800元的“促销价”,购买了原价1599元一双的高筒皮靴,可是到了11月16日,皮靴还没收到,她却发现价格已降到769元。“我觉得商家一定是先抬价再降价,实际上一点儿都没有优惠。可我联系客服一整天也得不到任何答复,我很郁闷。”王梅抱怨道。

  无独有偶,家住市东社区的夏女士,去年“双十一”购买一件羊毛衫,活动价格499元,原价为899元,可“双十一”结束后却变成了469元。针对每年“双十一”出现的各大电商平台先涨价后打折的宣传噱头,港城资深网购一族夏女士认为,“双十一”屡创销售奇迹的重要原因就是价格优势,一般网络商家会把一年中的最低价放在“双十一”当天。为了制造“双十一”的低价,先涨价后降价已成为电商行业“潜规则”。而针对这个消费陷阱,市消费者协会投诉部单晓生提醒消费者,面对商家轮番促销广告,消费者需保持清醒,不要盲目贪恋低价,慎重选择明显低于成本价的商品链接。在购买心仪的商品之前要“货比三家”,一定要关注平时销售价格,再与双十一价格进行对比,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

  预售模式需警惕 一字之差“陷阱”多

  “付定金10元抵20元”、“付定金25元可抵50元,双十一定金多倍膨胀……”昨天,笔者在淘宝网搜索发现,网页醒目位置的预付广告很明显,价格也确实让人动心。不过,当笔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询问商家,预付的定金如果在支付尾款前不想购买的话,是否可以退款时,许多网店客服均表示,“根据天猫预售活动规则,预售订单的定金是不支持退款的。”

  据笔者了解,今年“双十一”预售出现了“定金膨胀”的规则,支付定金可抵超过定金一定金额甚至翻倍金额使用,这让许多消费者都加大了“买买买”的力度。但定金不退也备受消费者诟病。根据《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订金不退的条件。但“订金”和“定金”有所区别。订金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和限制,而根据国家《担保法》《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定金具有担保性质,预售期间消费者支付了定金,如果想退款或逾期没有支付尾款,则无权要求商家退还定金。单晓生提醒消费者:对于预售款,不要轻易支付定金。对于商家订金不退的,可向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和有关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电商专供没明确标识专柜验货不靠谱

  同样的商品,为什么网上买的与实体店相比质量却差很多?据笔者了解,近年来,在电商促销中,部分线上商品却在线下很难找到同款,而专供线上销售的商品被称为“电商专供”,这让消费者被“专供”商品“耍得团团转”。

  笔者了解到,所谓“电商专供”商品,是指生产企业专门为电商打造且只在网上交易平台流通,与实体店销售产品型号略有差别的产品,其特点有二:一是销售渠道单一,二是价格优惠。该类商品通常按照实体店的某种产品型号做出某些改动,多数情况是为了节约成本,所以较实体店一般价格低一些,当然质量也会有所差别。

  针对这种情况,单晓生提醒消费者:“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遭遇“电商专供”上当受骗行为,消费者可依据相关法律进行维权,下单前仔细查看商品的介绍,并保留订单截图、与卖家沟通的聊天凭证等下单凭证。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应正确理解新《消法》赋予“后悔权”。“七天无理由退货”不是万灵药。新《消法》及《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对“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范围做了详细规定,并不是适用于全部网络商品。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其中就“不适用退货的商品范围和商品完好标准”、“退货程序”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如消费者遇到特殊商品,不能确认是否属于“七日无理由退货”范围时,可与经营者进行“一对一”沟通确认,并截屏留证。同时也要注意,如果七天内商品无质量问题,消费者虽然可以退货,但需要自行承担运费。

标签:

责任编辑:韩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