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连云港 > 关注连云港 > 正文

0

干涉私生活引反感 连云港近6成年轻人朋友圈屏蔽父母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9-19 10:35:00

图为小金在自己的朋友圈屏蔽了她的妈妈。

  中国江苏网9月19日讯 现如今,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工具,除了聊天功能外,朋友圈是微信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人们已经习惯将自己的生活分享到朋友圈中,尤其是大部分年轻人。因此,不少父母为了能实时了解子女的生活,也纷纷开始使用微信,并关注子女的朋友圈。不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年轻人表示不愿向父母开放自己的朋友圈,因为在他们眼中,如何在朋友圈中和父母打交道成了一道“难题”,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表示不会屏蔽父母的朋友圈。

  近六成的年轻人朋友圈屏蔽了父母

  家住云山街道的小金是一名95后,今年刚考入南京的一所高校,周末她经常和舍友相约一起K歌,有时会在朋友圈中晒出来。可每次时间不长,妈妈的电话都会“追”过来,劝她要把精力用在学习上。虽然知道妈妈是在关心自己,可是时间长了,小金觉得每天的生活会受到妈妈的“监视”,感觉妈妈严重地干涉了她的私生活。为此,她和妈妈还闹了些不愉快,最后小金干脆屏蔽了妈妈的朋友圈。

  无独有偶,年近30岁的小于一直忙于工作,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对此父母颇有看法,并且总是批评她“不务正业”,整天朋友圈里发的都是美食、聚会,不如花点时间去相亲。无奈之下,小于只好将父母屏蔽于自己的朋友圈之外。

  在采访中,也有一小部分人表示并不拒绝父母了解自己的生活动态。市民穆先生是一名75后,据穆先生介绍,他的父母相对比较开明,也不随便干涉自己的私生活,他也没有屏蔽父母的朋友圈,因为平时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觉得还可以反向观察父母朋友圈的动态,来了解父母的生活状态,更好地了解和关心他们。

  就“是否会在朋友圈拉黑父母”这一问题,记者对40位市民进行了采访,他们大都是出生于“75后”到“00后”的年轻人,有近六成的人表示或者将父母设置成“不可见”,或者干脆无视父母的加好友申请。他们表示,这样做的原因,是觉得父母通过微信过度干涉了自己的私生活。

  干涉私生活引起子女反感

  对于被孩子屏蔽,大部分父母表示不能理解。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的年轻人在朋友圈更新状态,有时候只是想刷一下存在感,或者恶搞一下自己,娱乐大家。可是有一些父母却喜欢“小题大做”,留下长篇大论的评论不说,有些父母甚至还对子女朋友圈所发内容横加干涉,一旦不顺眼就要教训一番。在我市某高校就读的张莉介绍,一次她发了条动态:“社会我莉姐、人美路子野。”结果她妈妈误以为她交了什么社会人士,一个劲地打电话追问她,还动员家中的七大姑八大姨加入劝说阵容,最终她费了好大力气向妈妈解释清楚后,才平息了这场风波。这些在她看来,仅仅是年轻人无厘头的网络流行语,在家长那里却成为不可逾越的“雷区”。子女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直接屏蔽掉父母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一些父母的朋友圈,要么“心灵鸡汤”泛滥成灾,要么发一些养生类的知识,甚至有些养生知识并不科学,这些行为都引起了子女的反感。采访中,市民张先生表示之所以要屏蔽他的妈妈,是因为她所发的内容太有针对性。在他看来,妈妈的每一则发送内容都是发给他看的。发送“心灵鸡汤”是想让他学会人生道理,发送养生知识就是想让他学会照顾自己。还有一些父母,因为自身认知问题,频频转发“谣言”,这让做子女的实在受不了,所以也只好选择屏蔽。

  单纯屏蔽不如充分沟通更妥

  对此,我市老龄办工作人员表示,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虽然长大了,但在父母眼里却永远是孩子,儿女也永远走不出父母的目光。在父母眼里,微信朋友圈是一个能够拉近与子女间距离的新方式,通过朋友圈了解孩子,参与孩子的生活,其根本原因还是想念和关爱。对于子女在朋友圈屏蔽父母的行为,根本原因在于父母与子女交流沟通不充分。

  市老龄办工作人员认为,作为子女,要多一些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心情,单纯采取朋友圈拉黑或屏蔽的对抗方式,会使得父母与子女关系处于对立面。建议子女平时可以通过电话语音、视频聊天、回家看望等多种方式,不要在屏蔽这件事上较劲。平时多与父母聊天交流,有了良好的沟通方式,爱才会有的放矢。作为父母,也要学会不过分干涉子女的生活,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生活方式。退休后可以通过参加老年大学、兴趣社团学习等方式,让自己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标签:

责任编辑:韩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