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红眼病、手足口病高发 留意孩子患“开学综合征”
中国江苏网9月5日讯 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如期开学,昨天,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学校和家长要谨防传染性疾病来袭,特别是开学后一至两周,严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等易在短时间内流行的传染性疾病。
红眼病、手足口病高发
市疾控中心疾传科科长营亮介绍,根据他们往年的检测,每逢夏秋季,特别是秋季学生入学后一两周,学生聚集,往往是手足口病、红眼病、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校内流行的高发期。
其中,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该病传染性强,预防关键还在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营亮说,幼儿园、小学要注意保持教室和宿舍良好通风,加强清扫和消毒工作,每日擦拭消毒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
秋季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流行期,传染性极强,营亮说:“该病预防关键是让孩子做好个人爱眼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的卫生习惯。”
预防肠道、呼吸道传染病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痢疾、感染性腹泻是开学后要严防的肠道传染病。预防肠道传染病其实很简单,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一旦出现类似感染性腹泻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开学后,师生聚集,呼吸道传染病防范不可忽视。营亮表示,学校和家长要重点防范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秋季易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加强开窗通风,搞好环境卫生,督促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尤其要注意手部清洁。同时,还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并随着天气变化增减衣物。
此外,各幼儿园、小学要严格落实晨检制度,重点观察学生有没有发热、皮疹、腹泻、黄疸和结膜充血;同时还要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登记追踪。如果发现学生身体出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如果一个班或者一个年级短时间内出现多个同样病症的学生,就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将情况向疾控部门报告。
留意孩子患“开学综合征”
开学初,很多孩子依旧沉浸于暑假状态,难免会出现疲倦、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开学综合征”。
疾控专家提醒,这主要是因为假期生活不规律,学习与休闲活动没有合理计划。假期舒适无度的生活让孩子留恋,使他们对开学后要面对的紧张学习生活产生抵触情绪,这在大多数学生身上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
“如果孩子患上‘开学综合征’,家长不要简单粗暴批评孩子,建议家长换位思考,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应多和孩子沟通,多积极正面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尽快开启新学期的多彩校园生活。”疾控专家说。
疾控专家建议,家长可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引导孩子在开学前就按照上学期间的时间点来作息。此外,家长要尽量把孩子的饮食状况调整到和正常上课时基本一致,让其早些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