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港城各大医院病人不少 吃坏肚子的人挺多
中国江苏网4月5日讯 昨天,记者从市区各大医院了解到,清明三天小长假各医院门急诊量并未明显增长,但是相比平时,心脑血管、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这是清明小长假“节日病”的一大特征。专家提醒市民,四月初气温不定,市民要注意劳逸结合、调整自己的情绪和作息,预防相关疾病的侵袭。
心脑血管病人明显增多
记者从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清明小长假这三天,医院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显著增多。
市民江阿姨的老伴去年因病去世,4月3日去扫墓的时候,在墓前忍不住悲伤痛哭不止。扫墓下山的路上,她突然感到心痛,紧接着剧痛不止,家人就赶紧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市二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孙黎明介绍,每年清明节都会有市民在祭扫的时候因为悲伤过度引发心绞痛、心脏血管痉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心肌梗死和猝死,后果不堪设想。
感冒发烧病人增多
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港城天气忽冷忽热,不仅让孩子抵抗力减弱,大人也更容易被病毒袭击。记者从医院了解到,很多市民因为感冒、发烧、咳嗽等上呼吸道疾病到医院就诊。“一家人外出祭祖或游玩,许多市民忽视了适时增减衣物,很容易引发感冒,其中部分是节假日疯玩、疲劳过度引发的感冒患者。”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门诊副主任医师张玉红介绍。
张玉红提醒广大市民:最近一段时间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劳逸结合,老人和小孩少去公共场所。
外出游玩吃坏肚子的人不少
每到节假日,吃坏肚子的病人总不在少数,清明小长假也不例外。
4月2日,市民程先生和几个朋友带上食材,一起去野外烧烤。晚上回家后,程先生就感觉肚子很痛,接连上了好几次厕所,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得了急性胃肠炎。
春季是细菌和病毒容易滋生的季节,医生表示,吃食物一定要注意卫生,胃肠道不好的人不要随便吃不太新鲜的食物,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此外,忌大吃大喝,平时要多喝水,多运动,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清明过后应多外出活动
三天小长假结束了,不少人会感觉头疼,难以进入工作状态,甚至连睡眠也受到影响。专家提醒,这个季节最好能够外出活动。清明节期间,一些中老年人或多或少会受思亲气氛影响,出现情绪低落的症状,如果再没有乐观的心态加以调节,长此以往会伤肝,不利养生。
因此,清明过后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外出活动晒太阳,日常饮食中,除了多喝水外,应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