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领航新征程】做实省级试点的“如皋实践” 丰富乡村振兴的“江苏路径”
2017-11-22 18:08:00  来源:江海明珠网  
1
听新闻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列入七大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江苏省委、省政府也立足江苏实际、着眼未来发展作出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的战略决策。作为地处江海平原地区的如皋市,有3个村庄跻身全省首批试点,理应在省级试点工作中承担更大责任、展现更大作为,形成富有“江海绿韵·如意田园”的“如皋实践”,为乡村振兴的“江苏路径”融入江海元素、贡献如皋力量!

  规划引领,让工作“联”起来。

  通过规划“一根针”把 “千条线”有效串联起来,做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这篇“大文章”。

  准确找准定位。紧扣“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找准各自定位,明确村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让特色田园乡村“看得见湖光山色和日月星辰,记得住乡情乡愁和人文遗存,更能体味到诗情画意和人间真情”。

  消除认识误区。以村民为中心,以现实为基底,在规划产业、文创、体验等功能性要素融合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深度谋划“和“精心策划”、更加突出“满怀信心”和“持久恒心”、更加突出“理念更新”和“举措创新”,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不搞大轰大嗡的政绩工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多做乡村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

  焕发内生活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外能人、科技人员、大学生村官、退役士兵等群体返乡下乡,发展农业科技型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培树在市场大潮中敢打敢拼有威望的领军人物,引导他们主动投身到项目建设、维护和长效管理中来,设计好利益分享、风险共担机制,实现收益分配和就近就业。

  (高新技术产业园内一角)

  聚焦三农,让乡村“兴”起来。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新常态下的“三农”工作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秉持“守望原态格局、保护田园肌理、完善现代设施、美化院落庭除、存留记忆空间、传承乡村文脉”的理念,加强田园庭院、天井小院和水岸家园等富有如皋地域特色的庭院建设,营造“田--麦浪滚滚、林--绿树成荫、路--步移景异、院--鸡犬相闻、果--红红火火”等相亲相融的田园生活,让农村成为宜居家园。

  (顾庄社区农家小院)

  让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围绕全市“做精花木和特色农产品两大特色产业,做强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特色渔业三大新兴产业,做优稻米、果蔬、畜禽和蚕桑四大传统产业”的目标定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黑塌菜、香堂芋、百日子白萝卜等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基础上,发挥“世界长寿之乡”的独特禀赋,培育更多的地方特色农产品。

  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围绕“培养一批一技之长的老农,吸纳一批回乡创业的新农,引进一批精晓产业的智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整合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资产资源,探索成立村级资产运营公司,着力勾勒“一首无言诗、一支产业歌的田园业态,一幅立体画、一道风景线的乡村生态,一本乡情书、一部致富经的百姓心态”的乡村景象。

  (龙游湖起鱼情景)

  彰显个性,让特色“显”出来。

  “特”字拆开就是“牛”“土”“寸”。“牛”是顶级的意思,代表最独特的优势与资源;“土”是乡土的意思,代表了最自然的田园风光与人文底蕴;“寸”是分寸的意思,代表最精致的建设与管理,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迎春桥上农妇晒如皋本土白萝卜干)

  呵护“江海民居”肌理。秉承“一河两路非字住,三间主房有间附,四周院墙朝南出,五代同堂一屋住,房前屋后栽满树”的“江海民居”居住肌理,保持江海平原河网密布、绿树成荫的自然生态,维护富有传统意境的乡村景观格局,延续乡村和自然有机融合的空间关系,把3个首批省级试点村庄着力打造成“江海绿韵·如意田园”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样板。

  (“江海绿韵·如意田园”社区居住线)

  传承历史人文记忆。嫁接现代文明,守住传统文化之根,重视保护和复兴现存文化,加快恢复和补救消失文化,注重提炼和升华隐性文化。注入生态、历史、民俗等各类文化元素,保护“如皋盆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盘扎”等传统技艺,挖掘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保护、传承和利用,留住乡土文化的根脉。

  弘扬乡亲乡贤文化。以乡情为纽带,积极引导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争取在外新乡贤对家乡的支持和反哺,努力实现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信息回传、人才回乡。搭建新乡贤与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的平台,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构筑尊老爱幼、和家睦邻、诚实守信等社会风尚。

  (百对夫妻金婚庆典)

  以人为本,让服务“优”起来。

  按照“补缺补短补软”的要求,不断改善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出行、污水处理、供水安全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道路改造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拆坝建桥、水系清洁畅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管理、维护和运营的长效机制。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瞄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任务,紧扣“‘一站式’服务大厅、居家养老服务站、文体活动广场”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工作要求,对照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逐一对标找差,在解决“有没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周庄社区村民大舞台)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扎实做好“走帮服”活动,加大对弱势群体和生活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着力解决好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的实际问题。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平安乡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何益军)

标签:如皋;乡村;田园;特色;建设;产业;文化;试点;农村;省级
责编:孟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