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智耘乡野” 乡村振兴实践团以 “志愿服务践初心、实践育人强学风” 为目标,同步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与学风建设活动。团队紧密围绕智慧农业、产业升级等主题,将专业学习与志愿服务深度结合,通过实地调研、技术推广、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形式,既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又以实践为载体强化团队学风建设,实现 “服务社会” 与 “提升自我” 双向赋能。
志愿服务察实情,学风建设在田间
实践团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组建调研志愿小队,先后深入 13 个行政村及 3 个智慧农业产业载体。志愿者们带着课堂所学的农业技术知识,分组走进田间地头与种植基地:细致观察紫苏叶片生长状况,对照专业教材记录温室内病虫害防治措施,认真倾听农民讲述种植模式演变,并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梳理农作物种植、市场销售等环节的痛点难点。在制定需求清单过程中,团队开展 “调研 + 研讨” 学风活动,成员们结合专业课程内容查阅技术应用案例,共同探讨智能监测与生物防治结合的方案,既精准对接乡村需求,又在协作研讨中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学习能力。
数智志愿服务惠民,科研创新强学风
依托学风建设中的科研创新项目,实践团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志愿服务成果 —— 自主研发 “智慧农业 APP”,集成实时监测、远程控制等功能,提供土壤墒情分析、灌溉建议等实用服务。为让农户熟练使用,志愿者们化身 “技术讲解员”,深入田间以农作物为实例演示操作方法,还制作图文手册逐户指导;针对企业 “温室能耗过高” 的诉求,团队启动 “问题攻坚” 学风活动,成员们结合专业课程知识,共同优化 APP 算法、增添能源管理模块,既以科技志愿服务助力农业提质降本,又通过实战攻坚提升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
农技培训送服务,知识传播促学风
为打通智慧农业技术落地 “最后一公里”,实践团以志愿服务形式开展系列农技培训,同步深化学风建设。一方面,举办技术指导培训班,志愿者们将课堂所学的 “数据查看”“报告生成” 等操作技能,转化为通俗的教学内容,手把手教授农户使用 APP,耐心解答操作疑问,在 “教与学” 的互动中巩固自身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围绕 “现代化农业发展” 主题开展宣讲会,团队提前开展内部学习研讨,梳理专业教材与行业案例,用浅显语言向村民阐释智慧农业对增产降本的作用,既完成科普志愿服务,又通过 “备课 — 宣讲” 过程强化知识体系、提升表达能力。
基地共建搭平台,双向赋能固学风
分院与农业科技公司合作,依托实践团活动共建实践平台。在基地中,团队成员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农耕实践,传承 “精耕细作” 农耕智慧;同时结合专业课程开展实践学习,运用移动应用、大数据等知识优化农业生产流程,精准掌握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的现代本领。这种 “志愿服务 + 专业实践” 的模式,将课堂所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既为智慧农业、生态农业贡献志愿力量,又通过常态化实践活动,培养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与协作精神,助力打造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 “AI 青年” 队伍,实现志愿服务与学风建设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陈海文 韩磊 张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