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5 日上午,南京市莫愁湖街道沿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青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 “踏寻天文摇篮路 探秘星河岁月痕” 青少年暑期研学活动,本次活动也是沿河社区 “沿小河与东小升的暑期生活” 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让青少年们近距离感受天文魅力,激发探索欲与爱国情,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上午。
紫金山天文台,中国人自主创建的首个近代天文台,静卧于紫金山第三峰,承载着中国现代天文学摇篮的美誉。在科技传播专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程师樊莉平老师的全程讲解下,开启青少年们的研学之旅。
首站来到大台望远镜处。大台望远镜作为曾经的 “远东第一望远镜”,有着显赫的历史地位。樊老师详细介绍了其在天文观测中的重要作用和背后的技术原理,青少年们惊叹于它庞大的体型和曾经的辉煌成就,也了解到我国现代天文学起步时的不易与艰辛。
随后,大家踏入陨石馆,这里陈列着来自浩瀚宇宙的神秘来客 —— 陨石。樊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着陨石的形成、坠落以及科学研究价值,这些经历了亿万年宇宙旅程才抵达地球的 “天外来客”,让青少年们新奇不已。更令人兴奋的是,青少年们还有幸亲手触摸陨石,感受那来自 46 亿年前的光阴故事,仿佛瞬间拉近了与浩渺星空的距离,对宇宙的神奇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知。
在古代天文仪器展区,明清时期的浑仪、简仪等古天文仪器映入眼帘。这些仪器不仅彰显着我国古代天文研究的卓越成就,更展现出精湛绝伦的青铜工艺。樊老师讲解着古人如何借助这些仪器进行天文观测和时间测定,青少年们沉浸在古代智慧的海洋里,有的还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关键知识点。通过亲手制作古代计时工具,大家领悟到 “一寸光阴一寸金” 的深刻内涵,对先辈们的聪明才智钦佩不已,同时也为我国古代天文学曾在世界领域独领风骚而倍感自豪。
步入子午仪室,青少年们进一步了解子午仪在天文测量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其在天文研究发展脉络中的重要地位。樊老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子午仪的工作原理和观测方法,让青少年们对古代天文观测体系有了更完整的认识。
最后登临天堡城,站在高处,青少年们不仅饱览紫金山天文台的全貌,更仿佛置身于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时空节点。往昔科学家们在此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场景在脑海中浮现,大家深刻体会到我国天文事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也对如今我国在天文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
整个活动过程趣味与知识兼具,青少年们在樊老师的精彩讲解下,不仅明白了宇宙中地球的独一无二,懂得珍惜家园,更激发了内心对科学的探索欲和爱国主义热情。正如大家熟悉的李白诗句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今日在天文台,青少年们也体验到了 “手可摘星辰” 的奇妙,只不过触摸到的不是虚幻的星辰,而是承载着宇宙奥秘的陨石。
此次沿河社区青少年暑期研学活动,让青少年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也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心怀对科学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继续探索未知,追逐梦想。沿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将持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助力青少年们全方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