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青春护航筑梦行 盐城工学院经管学院开展一场特殊的暑期实践
2025-07-09 19:4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陆胤含 夏志杰 房宁 陶知豪  
1
听新闻

服刑人员因漠视法律受到应有的制裁,但他们的子女是无辜的,不应受到歧视和区别对待。他们和同龄的孩子一样,理应受到各界的关爱,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7月上旬,盐城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博爱青春暑期社会实践团南京小组志愿者,把浓浓的关爱洒向服刑人员子女。他们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带领服刑人员子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带领他们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雨花台烈士园林等红色教育基地,以实际行动引导孩子们塑造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于血色历史中擦亮希望之光。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庄严肃穆的展厅内,孩子们久久凝视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照片墙。1937年的血色寒冬被凝固在馆内,“哭墙”与约翰·马吉摄像机中的大屠杀场景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灵。参观纪念馆的历程,既是对历史伤痛的铭记,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伟大使命与担当的深刻见证,激励志愿者和服刑人员子女赓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征程上奋勇前行 。在志愿者的鼓励下,在祭场出口,服刑人员子女用褶皱纸折出蓝色紫金草(和平花),赠予参观的陌生学生,这是他们勇敢与社会接触的见证。

在青松挺立,翠柏环抱的雨花台烈士陵园内,孩子们对泛黄的家书《邓中夏致妻书》与丁香烈士的铜元留下深刻的印象。烈士们在镣铐中传递信念,孩子们利用书信连接高墙。在纪念碑前,孩子和游客一起,将手中的白菊轻轻放在碑前,向革命英烈致敬。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既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感悟——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新时代的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续写荣光。

在梅园新村纪念馆,栩栩如生的周恩来铜像,令人景仰。他目光如炬,凝视着当年谈判的灰砖小楼。在“周恩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料展”上,200余张珍贵档案文献和40件(套)文物默默诉说着历史。当团队在休息区小憩时,一位服刑人员子女主动与旁边素不相识的同龄人交流心得,这些习惯封闭自己的孩子,开始主动传递所思所想。参观中,他们还学习电报机的使用方法,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利用摩斯电码传递信息。在观众留言区,他们写下了质朴而有力的心声,字里行间闪耀着希望的光芒。梅园新村的一砖一瓦,是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勇担使命、坚持斗争的历史见证。孩子们在这里流连忘返,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深刻感悟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难谈判,到新时代的伟大征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这个火热的七月,两位充满爱心的志愿者带着满腔的热情和纯真的关爱,走进服刑人员子女的世界,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他们的心灵,用温暖的关怀驱散他们心中的阴霾。革命先辈的精神穿越烽火岁月,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绽放出希望的新芽。

(陆胤含 夏志杰 房宁 陶知豪)

标签:
责编:袁涛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