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240905172527.jpg
《传媒观察》丨微博里的中国:当代舆论生态的新转向
2024-06-18 09:53:00  来源:《传媒观察》  作者:陈阳  
1
听新闻

自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上线,直到今天,微博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社交媒体之一。可以说,我国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曾在微博上发酵、酝酿、交锋、引人注目。没有在微博上留下痕迹的事件,也就无法成为所谓“重大事件”。微博是一个公开的舆论平台,允许所有用户发表言论;上热搜、抢热评、控热度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现象;加上微博数据的相对公开、易获得,这些特质使其成为多元行动者争夺的舆论领地。

作为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之一,微博其实很难在其他社交媒体里找到参照对象。它不仅融合了推特的原创信息和评论功能,还集成了脸书的社交性、Instagram的图片社交性、抖音的短视频黏性。在社交媒体界,微博唯一没有涉足的领域,恐怕就是电商购物了。不过,微博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学术界最看重其超越其他社交媒体之处——就是它依旧是当下我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舆论场。

2009年微博刚上线时,曾经提出口号“围观改变中国”。在需要开机关机、无法移动上网的PC电脑时代,众多网民汇集在新浪微博里,旁观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网民们隔着电脑,为新闻事件及当事人提供能见度。微博改变了彼时网民接收和反馈新闻的习惯,也改变了社交舆论场的风向和热度。

2011年以来,我国逐渐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影响力下降,网民地位进一步上升,微博舆论出现了新特点。首先,微博舆论不再由媒体主导,而由多元行动者(新闻各方当事人、普通公众、自媒体或MCN机构、政府、媒体等)参与和形塑,微博舆论的发展与争锋更加难以控制,舆论反转是常见现象。其次,媒体很难像过往那样“垄断”原创独家信息源,而是充当了统合信息的关系性节点。且对媒体来说,提供高质量信息往往很难获得足够的经济回报。于是,远程采访逐渐取代现场采访,媒体更多地选择整合各方信息、直接发出新闻,编辑能力成为当代媒体人相当重要的业务能力。再次,普通公众依赖微博热搜为自己设置议程,“新闻找到我”成为常见现象,公众主动寻找和接触新闻的传统正逐渐式微。在塑造当代舆论场的过程中,微博等社交媒体不仅提供了更丰富多元的内容,也占据了信息和意见渠道。

社交平台形塑舆论,使得当下的舆论研究不得不应对社交平台提出的新挑战。首先,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舆论的形态与发展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在社交平台上,越极端的观点越容易被传播开来,平台加速了舆论热点的形成与传播。因此,如何有效引导平台舆论理性化、健康化,降低平台舆论的极端性,成了整个社会都关注的话题。其次,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社交平台用户普遍比较低龄,他们对微博舆论的看法存在代际差异。《2023年微博热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用户更关注自己“附近”的热点,对“远方”的兴趣较低,即使国际热点事件也出现了“趋近”效应。因此,研究微博舆论的变化,就是在研究不同代际人群的舆论变化。再次,新闻当事人直接发声、引爆舆论的现象层出不穷,强化了舆论热点的随机性、变动性。研究者如何从貌似无规律的舆论热点中寻找规律,进而从理论层面归纳和解释舆论现象,也是很严峻的挑战。

不过,无论当代舆论场如何变化,学术研究关心现实、心系公众的情怀不会变。本期《传媒观察》“在场”栏目的3篇论文,从不同角度进行经验研究,试图理解微博建构的当代舆论生态,做出了有益尝试。期待后续研究能够更多地扎根中国现实、回应现实关切,发展有我国本土特色的舆论研究。

(《传媒观察》2024年第6期卷首语。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