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240905172527.jpg
生态心·青年行:大学生眼中的生态文明新理念
2024-06-01 22:45: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肖书涵  
1
听新闻

21世纪的蔚蓝天空下,地球母亲的脉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可闻,她的呼唤回响在每一片森林的轻语中,荡漾在每一滴清澈的水珠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兴衰关系文明兴衰,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问题。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展示了我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决心,体现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谋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国担当。

在这个时代,生态文明已不再仅仅是环境科学家的术语,它已经成为全球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想潮流。“生态心·青年行”不仅是一个口号,它是新一代知识探索者对可持续未来承诺的实践宣言。当代大学生正以全新的视角理解生态文明,并将这一新理念融入学习、生活与未来的规划中,这些年轻的心灵将携手共筑一个更加绿色、和谐的世界。

法律支撑:构建生态保护框架

从法律层面分析,国际社会通过一系列条约和协议来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如《巴黎协定》致力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防控,《生物多样性公约》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经过多次修订,最新版于2014年修订通过,2015年实施。该法确立了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律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虽然直接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命名的全国性法律尚在推进过程中,但我国已有多项法律法规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这些法律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框架。

广泛参与:构建生态宣传格局

从教育和宣传层面看,大学生群体活跃于社交媒体,更有优势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有力传播者,通过撰写文章、制作视频、参与在线讨论等方式,向同龄人及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宣传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借助大学生群体和社会监督力量,广大民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态环境政策法规以及相关信息,让生态价值观念牢固地树立在群众心中,进而增强全民环保行动意识,能够全心全意地投身于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工作中。此外还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手段,助力水生态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青年行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们应系统深入了解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比如加入环保社团,参与植树造林、垃圾分类推广、节能减排倡议等活动。通过实际行动,学生不仅能为保护地球贡献力量,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团队合作、项目管理和公共倡导的技能。面对环境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方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我们年轻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战略定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肖书涵)

标签:
责编:苗津伟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