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240905172527.jpg
向“新”而行, 探寻盾构管片生产车间里的“大智慧”
2024-06-01 00:40: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吴慧敏  
1
听新闻

明亮、整洁的生产车间里,整捆的钢筋原材料、焊好的钢筋笼以及刚刚脱模静养的成品管片在车间里的既定区域整齐存放,开合模机器人、清模机器人、涂油机器人、收面机器人、重型AGV小车等智能化设备正在工人师傅的辅助下高效有序作业,车间内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工作景象。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镇江市的中交一公局港发(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探寻智能工厂里提质增效的“大智慧”。

中交一公局港发(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一公局港发建科”)位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江苏省南部-镇江市,产业基地总占地面积约为148亩,以地铁管片、大直径盾构管片、超大直径盾构管片等装配式产品作为主要生产产品,年产盾构管片可达21万立方。

作为中交一公局集团在苏南区域布局的首个装配式产业基地,中交一公局港发建科聚焦“智能生产、数字管控”这一重点,以建设信息化平台、推广智能设备设施等手段,拉动提升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的数智化水平,同时在研发应用基础上进行成果总结,实现预制构件全过程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控。

公司车间主任姚永庆告诉记者:“通过持续提升工厂的数智化水平,对比传统生产模式,我们不仅实现产量增加至1.8倍,更是让产业工人整体劳动强度减少了60%,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据中交一公局港发建科总经理何仁清介绍,通过充分研究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四新”应用,除自主研究物料精准配送、智能存储技术及在劳动强度高关键工序上以机械臂替代人工外,更是针对传统地模隧道窑生产方式进行优化升级,形成中交4.0现代无轨化独立窑流水生产线,在提升工效1.2倍、降低安全风险、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成品管片质量,实现了降本、增安、提效三大目标。

对标行业先进,大兴科研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装配式产业转型升级的“制胜法宝”。“以前生产管片这种预制构件,钢筋半成品加工全靠人工进行抓取码放,引入全自动化钢筋加工设备并对应配置自动抓取码放系统形成流水化作业减少人员30%,管片单条流水线原需要20余人,我们调研国内各智能化装备产业,引进了高位料仓设备、真空吸盘、自动化机器人、重型AGV小车等设备,减少人员40%,劳动强度减少了20%,并有效规避了我们传统生产模式的一些弊端”中交一公局港发建科总工程师刘安补充道,“在保证关键技术应用及产品质量的同时,智能化装备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绿色转型、节能降耗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建造全封闭式标准化生产车间及混凝土搅拌车间、对混凝土搅拌车间的智能砂石清洗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并配备污水处理系统、积极推进年均发电量可达220万度光伏发电项目……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中交一公局港发建科秉承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走进行业前列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产业升级,采用雨水收集系统、水循环系统年节水3万吨,采用低压节能蒸汽发生器较传统锅炉年节约天然气 126 万m³相当于1万个家庭年用气量,公司将持续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努力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低碳化。

据了解,中交一公局港发建科正致力于将基地打造成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公司董事长徐遵江表示,聚焦基地长远发展,在基地管理运营实际中,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以精益化管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基地全员上下齐心,始终做到使精益化管理成为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吴慧敏)

标签:
责编:袁涛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