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春晚等着你!六大江苏非遗项目献上“文化开胃菜”
2024-02-10 07:23:00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听新闻

春晚等着你!一份份独具匠心的创意、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每一年的央视春晚都是一道承载全体中国人独特情感、舒畅开怀的“文化年夜饭”。

今年,作为预热节目的《春晚等着你》于除夕当天12点开始播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遴选全国12个省市,23个特色非遗项目,为广大观众们献上了一份精致而又独特的“文化开胃菜”。其中,江苏共有6项非遗项目入选。

六大民间非遗项目轮番上阵,惊艳亮相,快跟随新华日报·交汇点,一起去“尝尝鲜”!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

北有杨柳青,南有桃花坞。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色彩饱满、明快活泼,是我国南方年画的代表,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凝聚着江南民间灵气,有着“东方古艺之花”的美誉。

镜头扫过,《十二生肖》系列、《苏州食景图》系列、《一团和气》、《金龙献福》……一幅幅精细、秀雅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将演播室装点得和和美美,喜气洋洋。

《一团和气》刻画了一个扎羊角发髻,戴红花,身着赤红锦团簇华服,手捧“一团和气”卷轴的人物形象。圆形的构图寓意着“团圆”“美好”,表达了人们祈盼家庭和睦,诸事圆满,和气满堂的美好愿望。《金龙献福》则是乔兰蓉为龙年特别设计的新作品。龙头威武雄壮,龙尾灵动飘逸,龙身蜿蜒曲折,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充满了神秘和力量感。

用棕刷在雕版上涂布好黄色颜料并覆上纸,手持棕擦,从右往左细细印刷。节目现场,桃花坞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乔兰蓉演示了印刷的详细步骤。在她的指导下,演员陈伟霆、此沙分别参与了《一团和气》《金龙献福》两幅作品的印刷体验。

泰州姜堰面塑

“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特定的地理、自然环境成就了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泰州姜堰面塑。经过百年沉淀,四代人摸索、专研,形成独特的细腻、飘逸、传神风格,现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以“搓、揉、捏、挑”为基本技艺,姜堰面塑讲究“精”“细”“活”“神”。作品以小巧精致见长,其精巧的匠心、娴熟的技艺、高妙的品位集中表现在面塑人物心理刻画上,豪放者、悲愤者、潇洒者、庄重者、诙谐者,众妙各具,仪态万方,令人玩味。

每到重大喜庆节日,姜堰里下河水乡都有舞龙灯的习俗,锣鼓喧天,场面热闹非凡。恰逢龙年,姜堰面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洪祥耗费近一年的时间,利用面塑艺术,定格下了这样的幸福图景。

长6米多,宽约3米,10条彩龙穿梭翻飞,舞龙人身着彩服,或跳或蹦或摇,神采奕奕,周身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村民们踩高跷、滚莲湘、腰鼓队、唱凤凰、荡花船,每支龙队前后都伴随着各种民俗表演。共计260个人物,无不生动鲜活、栩栩如生。作品以《龙腾水乡幸福图》为题,表达了庆祝丰收祈求国泰民安的美好寓意,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

淮安清江浦糖画

糖勺为“笔”,糖汁作“墨”,“笔”走龙蛇,一气呵成。花鸟鱼虫、刀枪剑戟,飞禽走兽,顷刻之间跃然“纸”上。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一幅晶莹剔透、甜蜜传神的糖画。

不拘泥于专业创作中色彩约束,清江浦糖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表现手艺人眼中的世界和美好生话。在剪纸、皮影等艺术技法的基础上,清江浦糖画还融入了现代的雕刻技法,这让糖画不仅是一道传统美食,更上升成为一件艺术品。

戴武林是清江浦糖画第三代非遗传人,镜头中,他向观众们展示了龙年主题的糖画《金龙送福》,昂首的龙头,盘旋的身姿,俨然一幅栩栩如生的巨龙腾飞图。除了各式各样活灵活现的平面糖画,螃蟹、飞机、知了、龙虾、自行车……“站起来”的糖画更是让观众眼前一亮。

饱满立体的造型突破了糖画工艺平面作画的传统,新时代的糖画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戴武林的研究下,糖画亦可不化,甚至可以被装裱起来,永久保存。它不再仅仅停留于艺术品的阶段,而是上升至工艺品的层级。

东海水晶雕刻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水玉”即水晶,作为水晶雕刻技艺摇篮的连云港市东海县于2016年获评为“世界水晶之都”。在这里,无数水晶人继往开来,传承非遗技艺,弘扬水晶文化,践行时代工匠精神,创作出各色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充分展现水晶独一无二的通透美感,为中国与世界带来了与众不同的东方古典艺术。

作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东海水晶雕刻依据天然水晶质地、块度、形态、色彩及其包裹体、水胆等特点,综合运用切、磨、磋、钻、凿等手法,因材施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风格。

喜迎龙年,恭贺新禧。东海水晶雕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旭辉精心创作的《水晶龙杯》《龙腾盛世》在央视镜头中惊艳亮相。

龙腾四海,国泰民安。以优质天然无色水晶为原材料,水晶龙杯通体晶莹剔透,在灯光的折射下显得流光溢彩。杯底雕绘有一朵盛开的莲花,杯壁上一条腾空巨龙,极尽写意潇洒。

龙腾迎盛世,晶耀启新元。作品《龙腾盛世》选用优质天然发晶,雕绘出一幅游龙戏珠画卷。水晶内发丝遍布,熠熠生辉,明珠璀璨夺目,彰显出龙腾盛世的恢弘气势。

宜兴紫砂

一捧紫砂泥土,一碗清冷泉水,经由艺术之手几番精雕细琢,原本散碎柔软的材料,被交付于烈火,幻化出浑然天成,宛若天工开物的一把紫砂壶。

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宜兴紫砂壶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最早产生于宋代,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繁荣至今。作为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的珍贵不言而喻。

围绕“龙”这一主题,今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范伟群带来了三件原创紫砂壶作品,同时也借由这三件作品分别传递了三种祝福景象。

螭龙为钮卧于壶盖中央,壶身四方工整,线条干净利落;飞把为龙其势望向壶钮,简约大气的螭龙造型搭配如意卷纹,从情感上应和“望子成龙”之期盼,祈愿祖国花朵茁壮成长的同时,具有期盼神灵保佑、避祸迎福的吉祥寓意。

鳌龙蓄势,四方玉玺为壶身,周正严谨;金花碧浪,底部以色泥彩塑浪波纹,镶以金丝点缀;汇聚精英,壶身正面镶嵌七颗宝石,金丝连线成北斗七星。星空万里,乘势鳌起,《独占鳌头》愿观者,保摄志气,砥砺前行。

壶身似一艘船遨游四海,壶钮是龙形雕塑,栩栩如生。《龙腾四海》呈现一种昂首挺胸,龙腾飞跃的积极姿态。预示着祖国红红火火、龙行龘龘、欣欣家国的精神风貌,也传递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祈愿。

镇江秦淮花灯

燃灯习俗是元宵节秦淮河流域“以灯为俗、用灯造景借灯兴舞”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秦淮灯彩制作工艺不仅汲取了中国传统的纸扎、绘画、书法、剪纸、刺绣、雕塑等艺术之长,还糅合了形、色、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既有小巧玲珑的传统花灯,也不乏由新型材料制作的声光电控花灯。它们通过夸张变形、对比呼应、象征借喻等精湛技法,表现了秦淮河流域人民的聪明智慧与非凡的创造力,同时也记录了当地用火文明的漫长历史轨迹。

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图腾,以龙为灵感来源,秦淮灯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柏华追溯中华上下五千年龙的起源,为市民朋友们呈上了一场名副其实的“龙的盛宴”。

镜头来到镇江市句容市华阳街道,一条金色巨龙缠绕华表立柱,威风凛凛,霸气十足,仿佛要腾空而起。从新石器时代的“中华第一龙”至夏、商、周、战国、汉以及秦、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不同时代龙的演化以秦淮灯彩的形式表现出来,瞬时间,花灯璀璨、流光溢彩,浓浓的年味儿也几乎溢出屏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

标签:
责编:马燕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