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京溧水又一红色地标——里佳山开村了
2022-06-08 17:40: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今年,是新四军成立85周年,溧水新桥会师84周年,也是粟裕将军诞辰115周年,6月8日,纪念溧水新桥会师84周年暨红色里佳山开村仪式在溧水区晶桥镇里佳山村举行,活动包括了沧海一粟·开国大将粟裕纪念展、新桥会师铁军风采书画展、红色里佳山历史及人物展、新华日报红色溧水新闻展等,开村仪式不仅规格高,而且形式新、亮点多,让所有到场的参与人员感到耳目一新,赞叹不已。

形式新

场景“活化”似乎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年代

溧水里佳山的红色底蕴深厚,当天上午,嘉宾们参观了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军工部,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被服厂,里佳山历史人物轴,沧海一粟·开国大将粟裕纪念展暨新桥会师铁军风采书画展,最后来到里佳山新建的民宿戎马间。让嘉宾们感到惊喜的是,一批实景互动演出,把新四军的历史、革命故事活化呈现,让更多的人在“红色场景”中产生情感共鸣。

1938年4月24日,毛泽东致电指示新四军“主力开泾县、南陵一带,先派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新四军军部组成以粟裕为支队司令、钟期光为政治部主任的新四军先遣支队。1938年6月8日,粟裕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在溧水新桥(今晶桥镇)会师。1938年6月中旬,新四军先遣支队驻扎里佳山。

11日下午4时,粟裕率先遣支队从溧水里佳山出发,冒雨去句容下蜀执行破路和伏击日军的任务。17日,粟裕率部在镇江韦岗袭击日军运输车队,这是新四军进入江南地区的第一仗,旗开得胜。鼓舞了苏南军民的抗日斗志,扩大了新四军的影响。红色里佳山,还是新四军苏南主力部队——新十六旅的诞生地,抗战时期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的曾经所在地,是苏南首家红色银行——惠农银行的重要策源地。

新四军第十六旅领导机关移驻里佳山及周边地区后,新四军军械修配厂,迁移到里佳山赵氏宗祠,被服厂内迁到了里佳山的王氏宗祠。当天,军工部、被服厂内,4名“新四军战士”正在忙忙碌碌,演绎着当年维修、生产的场景。

里佳山村有一条河流从山上潺潺而下,终年不断。因为新四军在此濯洗衣服,渠水为之变蓝,因此命名为蓝渠。当天在蓝渠的两侧,打造了人物轴,陈列着陈毅、粟裕、钟期光、谭震林、黄玉庭、欧阳惠林、王必成、江渭清、刘季平等新四军将领简介,他们当年都曾在里佳山战斗过,洒下热血,建立了不朽功勋。当天蓝渠边,两人边打快板边唱“再讲那,苏浙皖地区栗裕领导的新四军,在镇江西南韦岗,截击日军首战打了漂亮仗……”,重现当年新四军挺进江南的历程。

村内的一块长长的灰墙之下,绘上了《白菜心》、《石臼渔歌》、《新四军第十六旅成立歌》三首当年在苏南流行的新四军歌曲。当天灰墙下,三人合唱着《石臼渔歌》:“天苍苍,野茫茫,石臼湖上是故乡……”

新建的民宿戎马间,集现代化馆舍建筑与创新园林风格于一体,是度假、康养之所,更是体验红色文化之地。取名来自于粟裕所作的《七律·抒怀》“半世生涯戎马间,一生系得几危安。”院子中间的朴树,树龄已超百年,依然绿叶成荫,生机勃勃。当天,一人拉着手风琴,演绎着红色歌曲。

一个个“活化”的场景,诉说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似乎让人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亮点多

开新展、重温铁军风采

主办方此次为配合开村仪式,推出了沧海一粟·开国大将粟裕纪念展暨新桥会师铁军风采书画展,不仅让开村仪式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亮点多多。

为了获得粟裕将军详细的生平资料,今年3月,新华美溧一行人远赴粟裕将军的家乡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听当地居民介绍粟裕的故事,同时走进粟裕同志纪念馆,了解粟裕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当天,在里佳山举办了沧海一粟·开国大将粟裕纪念展暨新桥会师铁军风采书画展,粟裕纪念展以照片、资料、图表、字画、文献、视频、场景复原等形式,多角度地反映粟裕的丰功伟绩和历史贡献,展示其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远见、高超的战役指挥能力,以及对中国现代国防的深远影响。展览弘扬了粟裕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新桥会师铁军风采书画展,由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和铁军书画社4月份开始征集,得到了将军们和书画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共征集100多幅作品,包括22名将军的书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题写了展标“新桥会师 铁军风采”,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等也提供了书法作品。

当天,粟裕将军的长孙粟志军、湖南省会同县粟裕同志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不能来到现场,都分别录制了视频,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同时希望让更多的人可以认识粟裕、学习粟裕、弘扬粟裕将军的革命精神。

眼光远

课题研究让红色文化传播有了“支撑”

此次主办方为配合开村仪式,推出了红色研究课题发布,使得红色文化的传承不仅形式多样,更有深厚红色理论作为支撑,更让红色文化和实践相结合,让革命精神融入生活和工作之中,从而能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铁军文化进国企”活动启动。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江苏省国资委共同策划“铁军文化进企业”活动,邀请原南京军区的将军们深入省属国企,讲党史、讲军史,鼓励各行各业争学铁军、争做铁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澎湃动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苏南抗日根据地红色金融史》课题研究启动。1942年7月,中共苏皖区党委在溧水里佳山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惠农银行、发行惠农币。惠农银行于同年12月在丹阳延陵镇成立,是苏南抗日根据地成立的第一家银行。红色金融支撑了建党、建军、建政,锻造了红色政权的经济“生命线”,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豪迈前进的经济根基。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启动《苏南抗日根据地红色金融史》课题研究,将以论文、讲座、新闻系列报道等形式阐述红色金融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将持续一年时间。

铁军视频彩铃发布。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铁军艺术团重新演绎并录制了抗战期间新四军广为传唱的战地歌曲,如《石臼渔歌》、《白菜心》、《金银花》等,联合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制作成视频彩铃(扫描下图二维码可直接欣赏并设置手机彩铃),将新四军经典歌曲融入日常生活,希望受众能从中铭记革命历史、感悟革命初心、传承铁军的革命精神。

标签:场景;活化;新四军
责编:王逸男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