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传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民间便有很多纪念节日的习俗,如赛龙舟、佩香囊、挂艾草、系五色、吃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佳节如期而至,汇文苑的孩子们早早用他们的一双巧手,将祝福与温情藏于作品当中。“粽”情画意,是对节日的记忆与传承;五色缠绕,是浓浓的温情与祝福;龙舟竞技,是对来年的祈福,愿岁岁平安。
一年级
“粽”宝送清凉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它是我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一年级的小芽芽们以它为原型,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给粽子设计各种有趣可爱的形象,添上木棒,就能在炎炎夏日中送来阵阵清凉。
二年级
彩线缠祝福
“碧艾香蒲处处忙,细缠五色臂丝长”,彩线在古代有着辟邪的作用,兼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二年级的孩子们将一条条绚丽的彩线,通过一绕一穿一结,凝聚了他们的祝福与心意,编织出各种造型精致的手绳。
三年级
龙舟祈平安
南京自古就有赛龙舟的传统。在地方志“民俗宗教方言篇”中记载:“午后,秦淮河有龙舟竞渡,观者蚁集。”现如今,每当端午到来之际,在秦淮河、玄武湖也依旧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寄托了人们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三年级学生通过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赛龙舟时的繁华盛景!
四年级
香囊传浓情
一只玲珑精致的香囊,是一个端午传统的习俗,传达一份浪漫,含蓄且优美。四年级的学生利用白色卡纸,绘制端午插图,倒入艾草香料,系上红绳挂穗,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传情达意。
五年级
端午画传承
文化与艺术的交融,凝聚于一张张端午海报中,画与字的结合,是五年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致敬。这些精美的作品将制作成一张张明信片,在品味传统节日的意蕴中也送出张张祝福,将文化赓续绵延。
六年级
舞龙庆佳节
舞龙是华夏民族勤劳勇敢、奋进拼搏的精神象征,是欢庆佳节、消灾降福的心灵依托,是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六年级学生巧用彩纸,利用折叠、组合、拼接等方法,感受游龙腾跃,喜迎端午佳节。
扇一阵夏日清凉,缠一绳美好祝福,赛一场祈福安康,系一只浓情蜜意,舞一段双龙戏珠,传达了汇文苑的孩子们对仲夏端午的庆祝与传承。端午节承载着华夏文化的记忆,寄托着民众迎福纳祥的愿望,蕴含着炎黄子孙刻在基因里的欢喜与乡愁,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