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古人认为,端午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时节。人们在端午节到来之际,采集各种药材,用于饮食、沐浴、熏烟,或把药材装入香囊随身佩戴,以养生健体、避瘟除秽、驱蚊防虫。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当下,古人的防疫智慧融合了怎样的新内涵?初夏时节,如何做好日常防疫?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江苏省中医院肾科主任中医师易岚介绍,进入五月,以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等“五毒”为代表的毒虫出没,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皮肤病高发的季节。为此,旧时过端午节以驱疫避瘟为主,渐渐形成插蒲草、艾叶,喝雄黄酒等习俗。
“现代城市环境与古代不可同日而语,但各种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从未远离过人类。”易岚告诉记者,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提倡通过“扶正”与“祛邪”预防疾病。挂香囊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中药香囊利用挥发的气味,通过口鼻黏膜、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经气血经脉的循行遍布全身,起到调节气机、疏通经络的作用,使气血流畅、脏腑安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现代研究还发现,中药芳香气味能使神经系统兴奋,刺激鼻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增强抗病能力。疫情中,中药香囊助力驱疫避瘟成为中医预防疫情的一个重要手段。
端午节,许多人还有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的习惯。易岚介绍,艾叶性温,味辛、苦,气味芳香,具有温经散寒、除湿止痒的功效。菖蒲有化湿祛浊、开窍醒神的作用。
疫情当下,除了打疫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外,提高免疫力也很重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齐丹提醒,要适当增减衣物,“端午前后气温起伏大,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切莫贪凉过早脱衣着凉。”此外,要睡好觉、睡午觉,午睡利于养心,使人体精力充沛,还可以缓解疲劳,对防病养生起着关键作用。
中医讲求“顺时养生”,根据季节的特点养生。夏季天气酷热,人出汗较多,在饮食方面可以吃一些味苦的食物,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三伏天湿邪比较重,可以经常吃一些祛湿益气的食物,如冬瓜、丝瓜、荷叶、莲子;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红豆,能祛湿、利水、健脾。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的。尤其对于脾胃虚的人,要适量食用。此外,易岚还提醒,虽然雄黄酒具有解毒杀虫的作用,但是它本身有一定的毒性,饮用时需谨慎。
记者 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