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由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和无锡市科协主办、无锡市工程师学会承办、江苏省科普服务中心协办的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弘扬航天精神 实现飞天梦想”主题宣讲暨科普报告会在线上举行。
活动由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长朱晓蓉主持。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许钧和无锡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黄丽侠出席活动并致辞。5000余人次通过学会“江苏省工程师科技在线”、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苏科家园”、江苏省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心线上平台等线上平台在线观看了现场直播。无锡市工程师学会组织16家单位集中观看了直播。
朱晓蓉秘书长主持活动
黄丽侠书记致辞
黄丽侠书记致辞中表示,这场主题宣讲邀请科技工作者们一起倾听和感受航天人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以实际行动为党的科技事业多做贡献,争当创新发展的开拓者,全力攻克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无锡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科技动力。要争当科学精神的传播者,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她表示,希望科技工作者们在航天精神的激励下,在江苏、在无锡这片热土上共乘长风、携手奋斗,向着伟大的事业破浪前进、勇创辉煌。
许钧常务副理事长致辞
许钧常务副理事长在致辞中代表学会向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全省广大工程师和线上观看直播的观众致以诚挚的问候。他表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宣传航天工程研制领军人物风采和航空航天相关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程师文化,团结引导我省广大工程师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立新功。他呼吁广大会员和全省工程师行动起来,面对复杂国际形势,不忘报国为民初心,牢记民族复兴使命,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着眼江苏在全国、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勇担新时代责任和担当,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共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董昊教授作报告
围绕“弘扬航天精神 实现飞天梦想”的主题,本次活动邀请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董昊教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原新闻中心主任吕晓戈研究员分别以《航空航天技术中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两弹一星与大国重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之美》为题作主题报告。
董昊教授从航空航天与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空气动力学与超高声速飞行器、实验空气动力学与风洞四个方面介绍了航空航天技术中的空气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及其研究,讲述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空天科技研究中空气动力学研究中的发展方向。他表示,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飞行器空气动力学逐渐成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程技术领域。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已经成为支持航空航天相关工程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支撑很多先进飞行器发展的重要力量。空气动力学处于航空航天领域的核心位置,与航空航天紧密结合,相互依存,共同进步。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起步较晚,但航空航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们前赴后继,不断弘扬传承着艰苦奋斗精神,使我国现在的航空航天事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吕晓戈研究员作报告
吕晓戈研究员在报告中详细讲述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传达了航天工程研制领军人物的两弹一星精神,揭示了我国导弹武器装备知识和未来武器装备发展趋势。他表示,中国导弹武器装备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65年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我国导弹武器装备从仿制、自行研制,到自主创新,已建立起我国完整的地地导弹、防空导弹、海防导弹和运载火箭研制生产管理体系,一大批导弹武器装备部队,为我国建立起高中低、近中远、射程衔接、高低搭配、多平台发射的国土导弹防御体系,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时至今日,科技工作者们依然要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永葆革命斗争,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顶住压力,不辱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负重前行。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作为全省“工程师之家”,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努力发挥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优势,持续打造有利于工程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工程师成长提高的学术交流平台、育才荐才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科普宣传平台。学会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要嘱托,为江苏工程科技领域高质量发展发挥科技社团的积极作用,团结、服务和引领江苏广大工程师,为助力我省深化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积极构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