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弘扬劳模精神,探索多元化育人新路径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2021-12-16 18:49: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为了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今年以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积极探索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劳模技能进课堂、工匠精神强团队、产教融合育新人、劳模品牌建阵地”多元化模式搭建商贸流通人才培养示范平台,建立新百劳模精神和劳模技能传承机制,带动一批专业教师成为师德高尚、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的行业名师;培养一批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高素质商贸流通人才的育人模式。

 

劳模精神进校园

通过开展拜师学艺、跟岗体验、“学党史学劳模 庆五一”等10场活动,听劳动故事、讲职业精神,近距离与新百劳模沟通交流。感受劳模们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态度,让师生感受榜样力量、体悟匠心,提升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形成了“弘扬劳模精神,走技能报国之路”的学生培养工作品牌。

劳模技能进课堂

《新媒体营销》、《在线导购》等课程针对市场营销、连锁经营专业的400人学生,属于专业核心课。课程设计由校内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吕雪瑾劳模团队讲解演示直播的实操流程。每周一、周三和周五晚间,劳模团队都会来到校园直播间,帮助准备直播的小组进行彩排试播,以及直播前的样品准备和商品上架、平台操作指导以及直播完成后的复盘工作。共完成直播带货33场。

同学们在操作的配合中也逐渐培养的团队协作的能力和临场应变的能力,不仅增加了知识储备,也提升了自身素养。工商管理学院的直播带货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案例被江苏教育频道网站采访报道。

劳模精神强团队

依托深度党建共建合作,聘请全国劳模吕雪瑾为学校产业教授、劳模群体担任学校特聘教授,创建劳模班主任工作室、组建专业教学的混编团队,实现团队成员职称或职业资格提升;通过依托企业的实践基地,为学校教师提供了挂职锻炼的机会,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水平,让劳模精神通过学校的思政金课堂等活动进一步渗透在教学的环节中,以此加强专业思政和专业群的建设,打造党建+德技双馨型师资队伍。

在劳模们的指导下,学院的《新媒体营销》课程“六步玩转直播营销”教学模块获得2020年江苏省高校微课大赛一等奖,并成功完成江苏省人社厅“2020后疫情时代江苏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高等人才培训班”的培训任务。学院特色发展,形成一批党建品牌项目精心谋划、系统推进劳模项目建设,突出党建引领,推进工商管理学院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工作。申报全国优秀党支部1个、创建校级优秀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3个、支部书记工作室3个。在校征集学生管理工作典型案例工作中,我院凝练系部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特色,实现了本院系班主任、辅导员全覆盖,思政育人(学生党建、网络思政、劳育、美育)案例全覆盖。

产教融合育新人

针对接后疫情时代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业企业急需大量新媒体营销特别是直播带货人才。共同研发《新媒体营销》、《在线导购》等系列课程。在校内老师们的帮助下,全国劳模吕雪瑾完善了教学模块《匠心服务》,教学内容融入自身的成长经历、工作案例,省劳模桂静、魏静等劳模们则从专业实践的不同角度,开设了八个模块课实践课程,包含直播的发展、数据分析、人货场、核心要素等方面。

在劳模精神的引领下,一批同学养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追求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劳模品牌建阵地

以“吕雪瑾劳模工作室”为契机,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劳模文化建设。一年来,学院挖掘资源,建设劳模精神文化宣传长廊、网上劳模精神文化宣传专栏,积极推进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建设。在校园内掀起营造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全院范围内掀起了学劳模、争做劳模的浪潮,特别是一些党员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创先争优,扎实工作,赋能企业,个性引导学生,助推学生职业发展。

标签:
责编:袁中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