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12月5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苏皖片区第十三届年会暨现代社会工作制度与中国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南京邮电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
本届年会,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苏皖片区社会工作中心主办,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承办。会议聚焦于“现代社会工作制度与中国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为探讨我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提供思路。会议由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沙勇主持。
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荆晅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苏皖片区年会是苏皖地区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希望会议能提供一个专家学者之间学习、交流的机会,也能有效推动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文科建设。
会上,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周恒新透露,目前江苏省的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他认为要着力深化政校合作机制,把政府部门和高校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养老产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的发展。江苏省老年产业协会会长张建平在会上呼吁,广大从事社会工作的专家关注养老产业,希望更多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加入养老行业。
随后,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刘晓峰主持大会主题发言。在主题发言环节,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肖萍以南京市栖霞区“掌上云社区”为例呈现了在线技术治理、社区营造和基层协商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大数据治理模式,并对云社区与社区的关系、微信群社区治理的有效性、科层制管理强化与居民自治的弱化、社区减负增效与增负增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安徽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宗友在发言中指出,城市“混合社区”中因地缘与业缘不同的群体骤然间共同生活在一个空间中,滋生出较为严重的空间区隔与排斥现象。为解决该问题,他提出以“区域化党建”促进居住空间的社会融合,以“五社联动”激活混合社区的社会基础,以“三治融合”促进心理空间的有机整合,以“智慧综管”架起数字鸿沟的服务桥梁等多元治理的空间路径。
立足于“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分析框架,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武艳华探究了政府赋权型、居民能动型、双向增能型、双向失序型四类协商治理模式,深度剖析了国际社区协商治理的逻辑,并呼吁在城市化、全球化交互的背景下,要立足国际社区的不同发展阶段,探索国际社区不同的协商治理路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鲁兴虎副教授则以W街道购买社工服务项目实践为例,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探寻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实践与专业化机制间的差距,报告提出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专业评估的重要性,结合实证调查指出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系列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张晶晶关注老龄化时代数智科技和产品的适老化发展。她认为,社会工作参与推动数智适老化,不仅要从老年人和老年照护者等终端用户角度提升技术使用能力、培育使用意愿;更要关注技术开发企业、科研院所、非营利组织等集体行动主体在技术开发和推广过程中的“老年想象”和“技术操纵”思维,倡导积极的科技助老观念,实现多元主体有效沟通,以满足老年用户的真实需求。
“海量社会工作案例数据库将会催生更多的社会工作基础实证研究和循证社会工作研究,这将为社会工作学科的科学化和本土化提供数据支撑。”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博士呼吁更多的社会工作相关参与方,多方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案例标准化和案例数据库建设工作。
当天,多所高校师生还围绕“社会工作助力高质量发展:价值与路径”“社会工作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工作与高质量社区治理”“社会工作与婚姻家庭服务机制构建”“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等十个专题展开学术讨论。(记者袁涛 通讯员杜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