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顶山街道努力将党史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效能中来,江北新区成立以来,顶山街道区划面积经两次调整,由29平方公里变为62.8平方公里,为破解“新”居民办事存在物理距离远、遗留问题多、需求多样化等堵点、难点问题,2021年顶山街道紧抓“双区叠加”机遇,以构建“首善街道”为目标,全力打造政务服务“宁满意”。
审批服务一队伍
——窗口“收编”、审管分离、让社区释放更多服务效能
街道通过考核、选拔,着力打造一支“政务通”队伍,174事项权限100%赋予“政务通”专员,通过垂管、下沉、派驻,对社区窗口“收编”,让原社区各条线窗口人员从“定点坐班”中释放出来,通过“深入网格”激发更多服务效能,实现“条线模式”向“全科模式”再向审管分离的“政务通模式”转变,真正做到“一支队伍管审批”。
街社同权一窗口
——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政务服务不出社区
顶山整个街道呈狭长型,东西最远距离达20公里,且人口突破20万,为方便居民办事,打通街道、社区、审批服务层级壁垒,街道将社保、就业、民政、残联、卫计、工商、城管等类别共174个审批服务事项100%下沉至社区,赋权“政务通”专员,做到“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最多跑一次、能办所有事”,努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培育孵化一标准
——打造一支技能通、服务通、权限通的“政务通”队伍
“政务通”专员养成需经过选拔推荐、理论学习、跟班实操、经办演练、驻点上岗五个环节,不可“跳环”,每个环节设立相应的考核评定标准,全部考评合格才能正式晋级,确保夯实办件核心技能,保持窗口服务的专业性。围绕技能通、服务通、权限通“三通”工作标准,街道为民服务中心通过不断培育孵化,定期向社区输送“政务通”专员。
事项权限一清单
——红、黄、蓝三原色,高、中、低频易区分
街道编印《“政务通”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对全街174个审批服务事项用红、黄、蓝进行区分,筛选出高频、中频、低频服务事项,实现事项编码统一、办理材料统一、办理时限统一、办理环节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以标准化促规范化、以规范化促便利化。
业务串联一件事
——跨层级、全链条、多件事一次办
开办小餐馆一件事、就业创业一件事、退役军人一件事、新生儿一件事,助残一件事......今年顶山针对居民需求将相关业务串联,推出“一件事”服务套餐,并且将更多原先在街道层面办理,或街道、社区两级往返跑的事项汇总在社区“一窗通办”,一次办好。
帮办代办一张网
——组团服务有温度,居民办事有“特权”
今年,街道还依托全街25个“网格E家”充分发挥“1+3+X”网格组团服务效能,努力拓展残疾人“上门办”、老年人“便捷办”、新生儿“指尖办”等服务,为居民提供市名卡补卡、《就业创业证》申领、生育服务证明、“尊老金”申请、江苏省老年人优待证等18项高频事项的帮办、代办、网办服务,今年以来,网格帮办、代办、网办EMS邮寄直达900余件。
数据分析一平台
——科技赋能,“大数据”跑出“加速度”
对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取叫号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时实更新事项数据库,接入“云上顶山”全域指挥中心,通过精准分析每月全街叫号咨询、业务事项、窗口办件频次,研判各社区、各时段居民需求差异,科学调配各社区“政务通”人员,做到服务“关口前移”,完善“好差评”,实现“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