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大会学术聚焦专场在南京举办。本次会议由省委宣传部、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人口学会承办。来自全省各地、各学术社团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建设健康江苏构筑幸福家庭”主题进行交流探讨。
江苏省人口学会会长孙燕丽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汇聚多学科的力量,共同回应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生育、健康、育儿、养老等方面的新期待,为我省“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发表致辞,他表示,人民健康和家庭幸福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部分,如何实现健康、如何塑造美好家庭是时代提出的最迫切需要回答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承上启下、尤为关键的“十四五”时期,回答好这些问题尤为重要。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之顺致辞时说,人民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社科理论工作者要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真实需求;要针对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多层次健康需求,提出对策建议,推动社会制度的完善;要大力传播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树立和增强健康意识,营造全社关心、支持、参与健康江苏建设的良好氛围。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建民在主旨报告中表示,中国家庭面临着家庭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失衡、工作与家庭的时间预算冲突、家庭的结构性赤字三大问题。他提出,不仅需要家庭在资源和策略上做出调整和应对,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行动,为家庭提供支持。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江苏省社会学会副会长邹农俭的主旨报告以“新发展理念下的乡村振兴战略”为题,提出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省老年学会会长、教授施国庆的主旨报告,探讨了以幸福家庭为基础的高质量老龄化社会建设。他认为,高质量的老龄化社会建设一方面以幸福家庭的建设为基础,另一方面也应将人口特征、经济金融、生态环境与资源、文化适应等外部性因素内化到“社会建设”的范式中来,形成从幸福家庭到高质量老龄化社会的系统性建设与发展。
在学术交流发言阶段,河海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黄健元建议,充分挖掘老年人口消费需求,促进老龄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健康江苏建设,不断提高江苏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增强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孙友然针对当下一些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的现象,提出了十点建议。例如,加快构建生育成本在政府、企业和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探索新时代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新内涵;加大托育服务供给,探索隔代照料补贴发放;构建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等。
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张伟新以无锡市“千名银发人才服务千家企业”的活动为例,建议发挥市场机制、激发老年人的主动性、开展示范建设、重视老年科技人才,加强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共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宋晓辉认为,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理应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和依托。作为群团组织,妇联组织推动家庭建设、参与社会治理也要以问题导向为主,推动家庭建设法治化、制度化。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方长春介绍了全球视角下不平等现象,作了“中国阶层结构的变化及其社会影响”的发言。
此外,大会根据主题,安排了多个分会场供专家学者们进行交流。
记者 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