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9日讯(记者 王逸男)一技之长,能动天下。今天,记者从省人社厅新闻发布会获悉,由省政府主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16个部门共同承办的第五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总决赛将于14日-16日在昆山举办,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来自全省的460名选手将在赛场上激烈角逐,比拼技艺。
世赛、国赛元素鲜明 460名选手角逐20个赛项
记者了解到,此次大赛的预先赛,全省参赛人数达5000,经层层选拔,共有460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本届总决赛设职工组和学生组,职工组参赛对象为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职工,职工组参赛对象为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职工,共有数控加工中心(四轴)、焊接、模具制作、汽车维修、网络安全、信息网络布线、木工、养老护理、社会体育指导(健身)、刺绣等10个赛项,学生组参赛对象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高等院校在校生,共有数控铣、焊接、钳工、无人机应用、CAD机械设计、汽车技术、电子商务、砌筑、中式烹饪、美发等10个赛项。为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及时做好国赛选手报名工作,我们于9月24日—25日在昆山市提前举办了信息网络布线、汽车维修、木工、社会体育指导(健身)及焊接(包括职工组和学生组)等6个赛项的预先赛。因此,总决赛的现场赛项为14个。
本届大赛承担着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选拔种子选手的重要任务,在赛项设置上,全部20个赛项有10个为世赛项目,3个为国赛项目,鲜明体现了世赛和国赛元素。
新增刺绣、养老等赛项 参赛年龄放宽至60岁
本届大赛坚持为产业发展培养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既保留了数控加工中心等往届经典赛项,又聚焦应用范围广、技能含量高、市场需求大的职业(工种),新设了钳工、模具制作、无人机应用、刺绣及养老护理等5个赛项。
技能不问年龄,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为吸引更多人员参赛,我们合理放宽了参赛资格,职工组参赛年龄由原来的不超过50岁放宽至不超过60岁。延续往年的办赛特点,赛各项目、各组别分别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对获得全省决赛各项目职工组一等奖的选手,由省政府授予“江苏技能状元”荣誉称号,享受省劳动模范待遇,列入“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直接认定为“江苏工匠”;对获得全省决赛各项目职工组二等奖的选手,分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苏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对获得全省决赛各项目职工组三等奖的选手,分别授予“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荣誉称号。在焊接、木工、汽车维修、信息网络布线和社会体育指导(健身)等5个项目中荣获第一名选手代表江苏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
利好!将助力高技能人才解决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
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底,江苏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435.1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917人,持续走在全国最前列。省人社厅副厅长顾潮透露,职业培训是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素质、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快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造就新型劳动者大军的重要举措。2019年全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23万人次,完成率达114.4%,受到人社部肯定。今年前三季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54万人次,补贴资金11.6亿元,两项数据均位居全国第一。
改革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是推动技能人才工作的关键一招。顾潮表示,进入“十四五”,技能人才工作再出发,将会遇到各种新老问题的挑战,需要在解决问题上再发力。针对技能人才待遇仍然偏低的问题,推动各地贯彻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以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为突破口,发布全省首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名录,指导各地设立高技能领军人才服务窗口,帮助解决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切身利益问题。大力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形成更加科学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让全社会更加关注技能人才、更加认同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