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千名学子直播带货”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该校多年来深化教学改革,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在2019年全省普通类高职院校综合考核中,该校党的建设成效、高质量发展成效、办学治校满意度调查和考核总分等四项得分均位列全省第一,连续三年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新的形势下,如何沿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继续前行?“我们将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线,以更加坚定自信的决心、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狠抓内涵建设成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开创扬工院高质量发展新辉煌努力奋斗。”扬工院党委书记刘金存说。
“区园企校”共发展 转化现实生产力
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间实训室内,江苏智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正给学生们讲授当下的前沿技术,各种智能“黑科技”引来学生们啧啧称奇。这样的合作项目在扬工院已成常态。近年来,该校创新完善“区园企校”共发展的体制机制,集聚校院企地优势资源要素,调动各方的参与积极性。该校以产业园作为融合发展支点,与扬州9个产业园区共建石油化工等7大产教联盟,深化学校与地方、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三层融合”,实现人才供需交流和公共实训一体化。
不仅如此,扬工院还依托专业优势,与地方企业合作共建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4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聚焦地方中小微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开办省级维修电工高级技师提升班,围绕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和技能培训开展“四技”服务,将已有技术项目、技术成果向企业移植转化,形成优势互补。
据了解,扬工院围绕扬州建筑、智能制造、汽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集群,打造专业(群),形成高度契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各二级学院还组建由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负责人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把脉问诊,根据地方产业动态调整,重点发展为地方基本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服务的专业。
“这些激活专业建设内生动力、精准对接产业的举措,产生了‘1+1>2’的化学反应,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用得上,就职后也能帮助企业转化出更多生产力。”扬工院院长陈洪说。
深化课程改革 提升社会服务力
在学校搭建的直播间内,学生苏欣正在向观看者展示湖北各地的土特产,短短一个小时,他就销售了近3000元的农副产品,为当地的农民打通了线上销售渠道。2019年12月,扬工院组建了全国第一家正式落地高校的电商直播学院,此举是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率先尝试。
近年来,该校以建筑信息模型(BIM)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为契机,持续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专业、课程与师资队伍建设中,推动专业与行业、课程与岗位能力、学校育人与社会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同时,该校进一步研究推进“1”和“X”有机衔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以‘听得懂、学得会、做得来’为标准,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在做中学,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陈洪说。
此外,扬工院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切实推进“素质指标—培养平台—项目模块”三层结构的育人模式,培养学生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安全意识、人文素养、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该校党委副书记倪永宏表示,学校遵循高职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有力提升了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推进“双创”教育 输送优秀技能人才
“我们一直扎根土地,因为土地总是让人看到希望。”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争夺赛会场,扬工院学生丁蓉蓉的项目“‘90后’女大学生有点‘田’”获得金奖,(上接第1版)该项目也被评为“最佳带动就业奖”。她创办的冰草种植基地,目前已带动5000多名农民就业。
在构建“课堂教学、实训提升、实践孵化、指导帮扶、文化引领、师资保障”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扬工院遵循“学研创”多功能要求,以“育种+发芽+结果”三段式思路培养大学生创客。“育种”,以专业或兴趣为依托,建立技能社团和创新创业社团,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创新创业的种子;“发芽”,以能力和潜能为依据,成立各类学生创新工作室,扶强扶优,萌发创新创业的嫩芽;“结果”,以实施“三百”工程为抓手,即每年立项资助10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织100个以上创新团队参加双创大赛校内选拔赛、立项资助100项“大学生创业雏鹰孵化项目”,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客们结出创新创业的果实。
在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召开的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扬工院作为全国唯一高职院校代表作典型交流发言。“学校将坚定不移地把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促进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刘金存说。
记者 缪志聪 见习记者 王小亮 通讯员 孟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