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五院士共话未来网络世界
2020-08-15 09:14: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钱霜霜 王心婷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8月14日,一场关于未来网络发展的高端对话在南京无线谷举行。王小谟、李德仁、刘韵洁、李国杰、邬贺铨五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从顶层设计、专业发展、技术推广、人民生活等视角展望未来网络世界。

王小谟:强大技术人才队伍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网络强国,是我国的一个战略目标。我认为应该从五个方面综合来看:一是网络应用;二是技术水平;三是人才培养;四是基础设施;五是国际话语权。

就目前而言,我们和第一梯队之间还存在着距离,无论是科研方面或是应用层面,我们不回避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也需要知晓,现在我们进步得很快,尤其在国际话语权方面,我们从2005年到2015年,再到现在,发展非常快,相信再过几年我们就能赶上第一梯队。

另外,人才队伍方面,目前的发展有些不平衡,我们应用学科比较强,基础学科研究比较弱。因此,要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和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推广新技术。

李德仁:希望中国在未来网络的建设和应用方面有更多的0到1的自主创新

其实现在未来网络远远没有达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需要集中力量把它建好。

在应用方面,要将未来网络用到国防、制造业,创意产业、民生等各方面,这个目标需要5G、6G、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行业专家联合攻关,共同的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人民需要,创造更高的产值,更高的价值。这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刘韵洁:新网络技术创造更大财富

互联网发展历史的上半场,主要是美国和欧洲贡献了较多力量,中国能不能在下半场的发展中做的贡献更大?“我们要在实体经济做出我们的贡献。”刘韵洁说,紫金山实验室从10年前就开始在做这些的探索,“我们研究的一些成果,和现在的社会需要,尤其是跟5G这样一个垂直行业发展的需求比较吻合。”

紫金山实验室在这个领域基本上跟国外专家同步发展,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做出了一些比较超前预估的结果。“我相信我们中国完全可以在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舞台做出更大的贡献,对我们国家的实体经济带来更大的推动作用。”

李国杰:建设全人类的“信息高铁”

在这个时代,解决很多高端问题,很多时候就是解决已不合时宜的人类基础设施。90年代,美国人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解决的是个人之间的服务。而现在,高并发的需求问题需要“信息高铁”来解决。

另外,如今网络上形势不太好,这时候我们需要警惕两种倾向,警惕关门主义,我们需要本着开放的精神,和国际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这个还是不能改的。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守底线,不能总是跟着别人做,要有自己发展的一套,不管是5G、6G或是未来网,走自己的路,要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

我认为,对困难有充分的认知,同时又不惧怕困难带来的压力,这应该是我们这代人努力前行的重要动力。

邬贺铨:创造未来

目前中国的整个网络发展状况并不落后,“我们每10平方公里的基站数是14个,美国0.5个,差别很大。我们的光纤宽带渗透率超过90%,美国10%左右。”邬贺铨说。“但是我们还有很多短板,比如说手机的芯片。手机的芯片对生产工艺要求最高,我们现在设计能力可以,但是加工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另外,生产线的设备还受到国外控制,包括手机的终端操作系统,这些是我们的短板。”

“我们很多网络方面的差距不仅仅在于网络,还需要要靠国家整个基础工业的支撑,这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邬贺铨对未来网络寄语:希望我们能打造属于自己的尖端技术,能够创造未来。

记者:钱霜霜 王心婷

图源: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组委会

标签:网络技术;财富;网络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