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云招聘”,新模式蕴藏大空间
2020-04-24 07:4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每年四、五月份,大学校园里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企业宣讲会、招聘会,贴满企业招聘信息的宣传栏总会让不少应届毕业生驻足。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人员聚集,以往的企业宣讲会、大型招聘会纷纷变身“云招聘”,一些求职者足不出户就找到了工作。那么,“云招聘”究竟怎么进行?其实际效果如何?

“今年我参加了4次线上招聘,一般是一对一面试,时间大概是10到15分钟。总体感觉是,线上招聘少了线下招聘那种仪式感,对服装或仪态方面的要求没那么高,但提问更有针对性,效率也高。”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张琼(化名)告诉记者,她是在家里对着书桌上的电脑屏幕应聘,第一次面试对方会问些基础性问题,第二次面试会有部门领导参加,第三次面试会有“大领导”参加。

面试通过后,张琼还进行了线上笔试,招聘方要求全程开摄像头以防作弊,“用手机做题时不能退出考试程序,否则作废,而且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张琼最终成功应聘上一家杭州的企业,目前正在进行为期3个月的见习。她坦陈,自己更习惯前往企业,在现场与面试官面对面交流,这个过程不仅是企业选择员工,也是员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机会。

“去年公司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今年定的销售额目标比去年增加4到5倍,我们希望为未来储备更多‘新鲜血液’。”南京芯视元电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军说,受疫情影响,他们原本在三、四月份进入校园招聘的计划搁浅了,不得不转移到网上。

在何军看来,目前通过“云招聘”招录一般工人效果较好,但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一时还比较难招,一方面是专业人才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大多数人更加“求稳”,离职率相对也低。

“我们今年的招聘任务去年秋天就完成了,我现在正在为下半年的招聘发愁。”南京某研究所人才主管李智说,由于这段时间没法去高校宣讲,他收到了很多电子邮件,筛选之后所里也进行了一些“云招聘”,但效果还有待提升。

“有经验的人事主管往往通过在现场与应聘者的交流,观察应聘者的谈吐、仪表甚至一些小细节。”李智说,现在通过一块屏幕进行视频沟通,以往的招聘经验没了“用武之地”,“我们心里也没有底,说实话,我们对‘云招聘’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李智说,身边一些做人力资源的同行也有类似的感受。

李智说,他们这类研究所专业性要求很高,在学校现场招聘时,人力资源部门人员会就应聘者的学术能力、人品等情况,与其导师、辅导员等进行多方了解,而在线上进行招聘,这些沟通还有待通过其它新的渠道方式实现。不过,李智还是在“云招聘”中发现了几位聊得不错的应聘者,“建议他们过段时间来企业进行面试”。

对“云招聘”,企业招聘方和求职者觉得还不完全适应。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创新战略专家袁志田认为,“云招聘”是未来应聘新趋势,招聘双方一时不适应,问题并不一定出在“云招聘”这种模式上。

“采用‘云招聘’会给企业降低管理成本,而且随着‘云招聘’日趋广泛使用,更多数据资源也将呈现在云端,给企业在信息鉴别、核实,以及给求职者利用信息扩大择业面,都会带来极大便利。”袁志田认为,目前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云招聘”技术运用还不完善,导致体验感不强,也会让求职者产生不适感。

疫情突如其来,一些企业还没有完全接受“云招聘”,没有制定一整套招聘体系来应对这种新模式。“应该说,疫情的发生客观上推动了将招聘搬上云端。”袁志田认为,今后应该会有更多企业把线下招聘所占比重放得越来越低。

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形势逐渐转好,企业提供的岗位将越来越多,“云招聘”还将发挥更大作用。袁志田建议,政府部门应鼓励企业多使用“云招聘”模式,出台相关支持措施,“比如,推广免费使用相关软件和平台,同时减免一些税费,进一步激发企业使用‘云招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记者 范杰逊 胡安静

标签:招聘;求职者;面试
责编:陈康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