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4位江苏科学家获2019“科学探索奖”
2019-11-04 08:5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甜子  
1
听新闻

  鼓励探索,面向未来。11月2日下午,由腾讯以及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等14位知名科学家发起的2019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9大基础科学领域的50位获奖人集体亮相。记者从颁奖现场获悉,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4位江苏青年科学家得到表彰,未来5年,他们每人将累计得到300万元奖金,用于各自科研。

  基础科学以及前沿技术,是今年表彰的重要方向。来自南京大学的两位获奖者万贤纲、施勇的研究分属“数学物理学”、“天文和地学”领域;来自东南大学的获奖者杨俊宴、徐赵东致力于“交通建筑”领域的研究。记者 杨甜子

  万贤纲:“拓扑材料基因库”发表后引发关注

  近年来,拓扑量子态是物理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并成为近年来诺奖表彰的热门方向之一。“肯定他和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半金属概念;发展新的预言拓扑材料理论方法,预言数千种拓扑材料。鼓励他为发现全新量子效应等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全新视角。”这是“科学探索奖”对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万贤纲教授的颁奖词。“就像拉起一张‘大渔网’,一网捞尽近万种的拓扑材料线索。”万贤纲和团队的研发成果“拓扑材料基因库”今年2月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施勇:在国际上首次证实第一代恒星“低出生率”

  “人类考古学家想通过研究,知道我们的祖先是谁。我们也想知道,宇宙第一代天体是怎么形成的、太阳的祖先长什么样子。”对于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施勇而言,“漫漫星辰”始终驱动着他的科研好奇心,吸引着他一路追随仰望。通过研究两个近邻贫金属星系,施勇发现它们的恒星出生率只有类银河系星系的1/10到1/100。由此,施勇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第一代恒星的低出生率。“肯定他在星系中的恒星形成规律和活动星系核方面的努力,支持他开展矮星系的多波段观测研究,探索解决冷暗物质模型的小尺度危机。”现场,颁奖嘉宾念出施勇的获奖理由,也开启了他下一个“星际小目标”。

  杨俊宴:倾心研究建筑大数据,“带着诗意和哲学思考建筑”

  早在2012年的时候,杨俊宴就因教学漫画在网上红了起来,他用漫画的方式来记录设计教学生活中学生的趣事,受到学生的热捧与欢迎,连续两届获得“东大名师”称号。杨俊宴常说,“真正的做设计是这个样子的:慢慢削好一只铅笔,铺开草图纸,平心静气,画自己的方案——不是在画图,而是在设计。这些东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直积累,带着诗意与哲学思考的建筑,要用理性而科学的方式进行拆解,最后落实到从建造的角度去设计与实施。”

  本次表彰,主要肯定了杨俊宴围绕智慧城市开展的大数据研究,构筑了基础理论到关键技术再到工程实践的科研全链条,并支持他在智能化城市设计、城市大数据预测等问题上的探索。杨俊宴认为:大数据技术走出实验室,应用于工程实践的阶段已经到来,它将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工程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徐赵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主攻“减震”

  地震、强风等震动会引起土木结构灾变倒塌和大量人员伤亡,发展高性能减震材料和装置对结构实施有效震动控制意义重大,且为国际热点难题。针对该难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徐赵东教授领衔完成了“高稳定高耗散减震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与装置开发及工程应用”的创新技术研究,解决了减震材料和减震装置的若干关键问题,该成果还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徐赵东教授的颁奖词是这样肯定他的研究成果的:“肯定他在磁流变智能减震材料与一体化智能减震结构、低频高耗散粘弹性减震结构方面的成绩,支持他在多维隔减震和复杂土木结构减震等问题上的探索。”

标签:拓扑;基因库;出生率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