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30日讯 10月30日,“云端江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脉传承创新”论坛在无锡举行。作为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的分论坛,本次论坛结合融媒体发展的时代背景,深入阐述江南文脉传承创新的意义和路径,对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转换和“场景化”“生活化”“交互式”呈现提出创新建议。现场,各路大咖齐聚,探讨如何为文化传承插上“数字翅膀”,全面释放江南文脉的魅力。
步入本次论坛现场,门口一片用鲜亮的橙子拼成的“@江南”创意符号让人眼前一亮,传递出美好江南的鲜活灵动之感。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进入“江南印象”短视频大赛的网上专区,一赏江南魅力。
论坛现场,实力文化创始人、董事长,《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一本好书》总导演关正文,中国著名旅游创新传播专家、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专家贾云峰,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创造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以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朱丽丽相继登场,各抒高见,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优秀传统文化在信息领域中相遇、碰撞,淬炼出智慧的火花。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徐缨在论坛上致辞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用先进文化引领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媒介更有效地传播给大众,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她表示,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发力:第一,我们需要把握信息脉搏,“破译”好江南文化创新发展的时代基因。第二,我们需要汇聚云端力量,“编写”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数字文化建设指南。第三,我们需要打造全域朋友圈,“注册”好中华文脉的世界名片。
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表示,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接下来,要众筹专家智慧,进一步借助新媒体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凝练和创新传播。深度挖掘江南文脉的价值内涵、进一步提炼江南文脉的精神标识,依靠内容优势,依托5G传输、移动直播、无人机采集、全景拍摄、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打造互联网爆款产品。还要进一步借助新媒体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更灵活的开发和利用。用崭新的视角搭建起历史与今天之间的桥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IP的开发利用,让文化遗产资源真正“活”起来,走入百姓美好生活。
著名文化类节目导演关正文打造了多部发扬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创造了综艺界一股股“清流”。现场,他以《文脉的传承与媒介的转换》为主题,讲解了他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和路径的认识。关正文对于江南文脉给予了高度评价:“江南不仅仅有桨声灯影,更有情怀。江南文化是传统文化多元共存的重要体现者。”他说,好的文化节目应当做优秀的“翻译者”,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向大众做阐释。
著名旅游创新传播专家、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专家贾云峰则站在国际高度,以时尚视角重新审视江南文明之美。贾云峰表示,江南文化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国际化了。“明清时期的江南文化不仅仅是传统的、本土的,也是全球的。利玛窦、马可波罗都来过江南。当时的江南人也有很多在研究翻译欧洲著作,他们很早就希望与这个世界同振。”在他看来,江南的长处就是“多元融合”,要想在当代打造有特色的江南IP,应该与时下火热的网红经济相结合。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创造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享了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新颖视角。曾经的人工智能“微软小冰”以会写诗而吸引了社会关注,而徐元春介绍,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开始会画画、谱曲等一系列艺术创作。“我们在研究用计算机或者用人工智能来模拟人的右脑,模拟人的文化和艺术创造能力,换句话说,我们尝试用数学模型表达人类最引以为傲的想象、顿悟、审美。”在他看来,人工智能与文化艺术的衔接,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
新媒体时代,江南这个大IP怎样才能在网络上更有人气?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朱丽丽分析了“社交化时代的江南形象传播”。她认为,社交网络上的江南形象传播,现在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普通人之中,更多人开始把江南水乡的观赏意义和生活意义结合在一起。江南城市怎么变成网红城市?如何进行江南形象的深度挖掘?朱丽丽提倡,其实江南最重要的还是它的文脉和传统。“江南是最有文人想象的,最古典、最怀旧的一个地方,连接的是人文荟萃和风流蕴藉,这些文化想象可能是中国其他地域不能赋予的。”
论坛现场,还进行了“江南印象”短视频大赛的颁奖仪式。今年7月,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主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无锡市委网信办承办,抖音、梨视频协办,百度好看视频特别支持的“江南印象”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在为期两个半月的作品征集期间,江南印象短视频大赛共征集到作品13950部,活动总点击量达2.95亿。共有48部进入终评,最终《江南脉动》《一张琴 一座城》《我在江苏挺好的》等16部作品获奖。作品通过不同创作主体的多方视角,用优质的短视频,展现江南特色江南精神,为网络空间增添亮色。
当梦里水乡搭乘“数字时光机”,将以更加多元、更加精彩的方式传承下去。期许未来,更多创新手段涌现出来,留住江南的味道,留住你我的美好记忆。
记者 顾星欣
摄影 邵丹 赵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