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小而美,这些主题馆缘何成网红
2019-09-19 07:4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宁  
1
听新闻

  博物馆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与传统大而全、厚重而有深度的国有博物馆不同,南京一批小而精、巧而美的民营主题博物馆以新颖的展陈方式、良好的互动界面和融知识与趣味于一体的活动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当下年轻观众追捧的网红打卡地。

  有品 让博物馆变文化客厅

  9月开学上五年级的果果,为了完成一篇非遗体验作业,他选择到南京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走进大门,迎面是一架云锦织机,两位织工正在演示织锦的过程,指导老师随即给他戴上VR眼镜,突然,眼前的织机被纷纷“拆开了”——如何组装、如何走线、如何织锦,一目了然。

  博物馆副馆长马培培告诉记者,这是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推出的社会教育品牌——“江南丝塾”课程之一。作为一座从美学角度诠释江南丝绸文化的专业主题博物馆,丝博馆打出了“颠覆传统博物馆观念”的口号。

  那么他们是怎么颠覆的呢?

  丝博馆两层共2400平方米展区,从夏商周的桑蚕规模养殖到明清的丝绸海外贸易,从缂丝的工艺、到宋锦的风格,丝博馆用实物、情景再现、实操体验等丰富的表现手法,再现了江南丝绸文化的前世今生。

  马培培说,作为一家依托企业打造的免费博物馆,丝博馆的办馆思路并不限于单纯的丝帛产业展示,而是深度挖掘丝绸文化进而打造主题活动,围绕丝绸IP进行联合开发,打造落地的文化创意产品。

  其中为孩子们定制的“江南丝塾”社会教育品牌,通过“成长的故事——蚕宝宝的美丽蜕变”“思路印记乐织奥秘”“江南色韵蓝旋之美”等课程,将传习趣味化,可以根据群体的不同需求,量身打造课程。马副馆长说,仅去年“丝塾”就成功开设课程108场。

  博物馆的另一文化品牌“江南丝生活”主要为注重生活品质的女性量身打造,与妇联和漓江出版社共同打造的女性阅读活动“阅美女性丝享人生”目前已颇具影响;举办的“江南丝韵汉服文化月”活动、“新古典新时尚汉服设计大奖赛”吸引了全国汉服圈参与;而“老月份牌旗袍活化秀”则经典复刻了民国时期月份牌上的旗袍样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旗袍爱好者的参与。

  “让博物馆藏品活起来,最好的方式是文创开发。”马培培说,博物馆根据馆内藏品及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开发了《丝路千年南京印记》《和平安宁》《丝路山水地图》卷轴、《吉象》等15个系列文创产品;还与腾讯视频合作、通过网友众筹开发了“十方丝绸之路”创意丝巾;落地“丝路山水”“丝情画意”“蚕桑丝帛”三个系列的丝绸衍生品;与光大银行合作开发云锦信用卡,与中旅集团合作“南都繁会秦淮最情怀”南京文化深度研学游。

  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作为一个非国有博物馆,依托丝绸全产业链,用创新思路颠覆了传统考古展览型博物馆只做陈列缺少互动的展陈方式,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参观、体验、交流的文化空间。自2017年开馆以来,博物馆已接待国内外观众6万余人,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00余场。

  有趣 让博物馆变乐园

  真实且稀有是永银钱币博物馆给参观者的最初印象。

  在一楼临展厅,正在展览的是 “红色货币”,展陈的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时期三个政权的货币产物,而货币背后的历史也一一呈现。

  1926年,湖南省特派员贺尔康到达衡山,在柴山洲建成了柴山洲特别区农民协会。这实际上也是早期我党建立红色银行的一个雏形。其发行的面额为1元的白竹布货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革命货币。

  在“序厅”,最大的看点是世界货币起源之一——雅浦岛石币。“雅浦岛石币”是公元前4500年岛上的居民所使用的古老货币。将帕劳岛上的石灰岩割下来后渡海运回雅浦岛,石币大小不一,体积越大价值越高。帕劳群岛和雅浦岛之间相差12海里,约80公里的距离,原始人如何将如此巨大的石块搬运回来,至今还是未解之谜。展厅中的雅浦岛石币是钱币馆赴美国费城斥资数百万美元拍卖而得。

  在永银宝库展区,最珍贵的展品是号称镇馆之宝的“喜敦五大样币”。清晚期各省可以自主铸币,浙江、湖南、江南、广东、陕西五省,都委托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铸模并提供造币机器,模具完成后于英国制成少量样币,这便是“喜敦厂五大样币”的由来。而所谓样币,则是用于检验印制质量和鉴别真伪,或用于试制和报样送审的产品,这些标准样本或试验样品都禁止流通和使用,所以数量极其稀少且价格昂贵。

  除了这些货币展品稀有珍贵外,在钱币馆,新颖的展陈方式和融入现代技术的互动产品,是吸引年轻观众驻足流连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四楼展厅,一下电梯便会走上一条名为“足下生辉”的玻璃甬道,地板下铺满世界各国的不同硬币,它们总能吸引小朋友们趴在玻璃上看上好半天。甬道一侧墙上的世界地图,用各个国家的硬币镶在上面,走过这幅“有钱图”,步入的是由4万多枚国外的钱币所制成的“钱币雨”走廊,年轻人最爱在这个地方拍照留念,不仅讨个好彩头,更是朋友圈里最炫的美图。

  “博物馆是文物的陈列之所,往往多了几分历史的凝重,少了几分现代的时尚。”博物馆馆长陈永对记者说,足下生辉、“有钱图”“钱币雨”这些场景体验,就是想借助新颖的展陈设计,为参观者与藏品之间营造真切互动的空间。

  在钱币馆,有趣的互动也让钱币超越了流通概念,给游客带来惊喜:可以找到自己出生年份的纪念币,也可以亲身体验钱币的设计过程;如果你喜欢在故事中流连,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手指只需轻轻一点,钱币的流转演变足可以让你穿行于人类文明的长河,品味钱币背后的人文精神与社会经济跃迁。你甚至还可以通过视频刷脸,看看自己和世界各地钱币上的哪个人物头像最像。

  “博物馆的参观者,并不需要你以说教的方式,告诉他们钱币历史是什么,钱币文化是什么,这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不是问题了。他们需要的是体验一场钱币文化之旅,需要高科技带来的视觉体验,需要惊奇和美。”陈永说。

  有情 让博物馆 变“树洞”

  相比于丝绸馆的学术性,钱币馆的趣味性,陀螺失恋历史馆则主打情感。

  藏身于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的陀螺失恋历史馆,自4月来到南京以后,迅速成为网红店,无论是大众点评,还是小红书,输入“失恋”二字,都会自动默认到这家店,这也足以说明该馆的“江湖地位”。

  和传统博物馆以固定展陈为主不同,失恋馆是以巡展的方式进行,从天津开始,后到北京、上海、西安、拉萨等城市。

  走进夫子庙这家失恋馆,1000平方米的展厅被分为几个功能区,一进门就是一面被写得满满堂堂的“签字墙”,原来这里是给失恋的人书写自己故事、释放情感的地方。

  服务志愿者、18岁的南艺学生柳绍杰告诉记者,失恋馆的上级公司原本是一家在天津的旅游服务公司,一次,公司里的一位小姐姐因为失恋萌发了这个点子,最初只在天津当地试水,没想到大受欢迎,很快就在其他城市铺开,今年4月在南京开展后迅速蹿红。

  走过“签字墙”便进入失恋馆的核心展区——征集来的失恋物品:一支口红、一封撕碎的情书、一个旧的布娃娃……每个物品背后都是一段恋爱的故事和两个悲伤的人。其中号称“镇馆之宝”的是一件名为“羽瑶妇妇”的黑色婚纱,背后是一段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许多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喜欢在婚纱旁合影。

  在主展厅一侧的好几个大玻璃瓶里,装满了“情感胶囊”,每个胶囊里是一个小纸条,将不能诉说的情愫写在上面封存起来。

  最受参观者喜欢的是时空电话亭。在进口和馆内深处各有一间电话亭,里面的电话互相连通,如果你想倾诉,就拿起电话诉说,不管另一间屋子里拿起电话的是谁,或许聆听你故事的人也有一段坎坷的情史。

  “在失恋馆,或许人们一开始感受到的是悲伤,然而走进去,细细品味,最后得到的是治愈。”失恋馆南京负责人王平告诉记者,失恋馆仅自四月到六月,营业额就有100多万元,“这对于这样规模的小馆来说算是相当不易了。”

  而更多年轻人是因为这种全新的情感体验被吸引到这里。来自扬州、马鞍山的几个年轻女孩就在失恋馆里不停地拍照留念,“网红打卡地嘛,总要来看一看。”

  在“心结墙”上,红色的心形卡片上写满了祝福和诉说。“当下人、特别是年轻人在物质消费急速发展的当下,情感需求也变得格外丰富,当情感无法满足、或者一段恋情逝去后,无法排解的情绪就需要一个倾诉的入口,失恋馆可以说填补了这个空白。” 南京佳缘婚恋介绍所二级心理咨询师杨丽军这样总结说:“在这里人们看到的、读到的是别人的爱情,而内心其实是在衡量自己的情感世界,与其说,失恋馆变网红是我们对别人情感的好奇,还不如说是我们对自我情感的需求使然。”

  记者 徐宁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