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向前跑!健康中国动起来——全民健身图景扫描
2019-08-16 07:2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 洁  
1
听新闻

  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动,达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今年7月正式公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对中国人提出了 “运动新国标”。

  从运动员的专属,到深入每个人的日常;从公共健身场所成为社区“标配”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共享”运动……事实上,“健身”两个字,正在和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发生关联,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交链接,更是一种积极向上价值观的体现。

  时间: 健身24小时不停歇

  清晨5点,被闹钟吵醒的李莉却有种幸福感。今天是周三,她又可以健身了!心里的那个“耶”字差点就喊出了口。6点,她来到南京一家名叫“应天”的健身馆,一刻钟后早课如约而至。模仿运动员、特警或者海军陆战队的训练方式,把田径、体操、举重等许多动作综合在一起……这个从国外引进的“Crossfit体系”果然跟传说中的一样可怕,但奇怪的是,每次她快做不下去的时候,一起训练的小伙伴就轮流给她鼓励打气,好似有魔力一样,“逼”得她不好意思停下。

  7点一刻,早课结束,李莉冲澡换完衣服赶到单位,离打卡的9点还有10分钟。“马上奔四了,明显感觉到身体的机能在下降,动不动就会觉得累。”5年前,李莉就想加入健身房大军,但晚上下了班还要赶回家辅导孩子作业的她,完全找不到合适的时间锻炼,为此她苦恼过。一年前,她从朋友口中知道了这家健身馆的“早课”,二话不说就来交钱了。想着利用早晨的碎片化时间就完成了健身大计,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让她从早到晚都神清气爽。

  “一般的健身馆,晚上10点就关门了,但我经常要加班到11点,想去健身,时间很尴尬!” 90后李休是互联网公司的一名员工,他说出了很多职场 “夜归人”的心声。而24小时健身房则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像“应天”这样的24小时健身馆,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在南京开了16家。凌晨一点,李休还独自在位于水游城四楼的健身房里跑步。在这里锻炼的半年,李休自己的体验不错,打开手机扫二维码就能进门,健身房有两个教室,分有氧区和无氧区,虽然没有工作人员,但饮水机上可以自助扫码付款,运动完想买瓶水喝也完全可以自助。虽然24小时健身房的人不多,但在李休看来,它是一座城市必不可少的温暖。“深更半夜,想着还有一扇门可以为我而开,有时候还是蛮感动的。”

  实际上,借助于手机软件的逐渐成熟,人们的健身生活早已跳脱了时间的限制。只要你乐意,随时随地都可以打开“keep”等“互联网+工具”型健身APP,通过健身视频、跑步计步等功能完成自己的健身大计。运动已成为全民化的生活方式。“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预计到明年每周至少进行1次体育运动的人数将达到7个亿,体育消费总规模也会达到1.5万亿元,运动APP总时长也可以累积到40.6亿分钟。

  场景: 处处都有健身族

  “跑过拉萨,跑过非洲草原,甚至跑过自家小区的地下车库……”祁智,江苏文化圈著名“跑友”,说完自己的“跑经”,他还大方地贡献出两个朋友的例子来说明:只要想跑,任何地方都可以。“有人把床挪出来绕着跑,还有的干脆围着自家餐桌跑10公里。”

  2015年9月,祁智被朋友“忽悠”跑了人生的第一个“半马”,5公里,又是紫金山的山地,强度可想而知。“我以为这次跑完‘非死即伤’,没想到很舒服。”很难想象,祁智此前从来没有跑得比400米远过,“其实,我在大学是足球队的,不过……我是守门员。”

  可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一辈子都有一项特别适合你的运动在等着你,只是你不知道。当作家祁智遇上跑步这项运动,擦出的火花尤其绚烂。因为体型较胖,祁智一度被小读者们称为“胖叔叔”。但是一年3000公里的跑步里程,让他的体重从204斤掉到165斤,腰围也完成3尺4到2尺7的逆袭。“说起我的形象,过去是‘一团’‘一堆’,现在变成‘一根’了!”幽默的话语背后,是跑步这项运动带来的巨大成就感:每天只要睡三四个小时,就让他有了更多的创作时间;衣服动不动就嫌大了,还让他有了尽情品尝人间美食的资本。“唯有跑步,可以多吃”,是祁智的跑步名言。

  像祁智这样的健身达人如今比比皆是。公园里,跳舞、练剑、打太极拳的老人,忙碌在朝暮之间;商场里,体验溜冰、攀岩、骑马等运动的青少年,拘谨而又洒脱;一个月花99元玩器械的,和一年投入一万元“撸铁”的,在不同类型的健身房里自得自乐;而即将召开的冬奥会,又让室内滑雪馆多了很多体验者……在全民健身的浪潮中,穿梭在城市里,每一个场景都可能邂逅健身人群晃动的自信身姿。

  开学就要升五年级的帅帅,最开心的就是周六晚上全家出动,三代四口人,同去南京五台山体育中心健身,他给每个人还设置了健身外号。帅帅在北门上篮球课,从小到大,他练过羽毛球、游泳、乒乓球、围棋等许多项目,因此自封“健身狂魔”。在体育场里走圈的奶奶,是他眼中的“健身达人”,“我奶奶会打门球,还会跳广场舞,相当厉害。”而身为“程序猿”的父亲和做“文字编辑”的母亲,则还是“健身小白”, “他们平时懒得动,颈椎不好了才来打羽毛球”……

  虽然穿着同一件健身“外衣”,但不同人群的差异化明显。《2018年中国健身人群调研数据》给不同年龄段的健身人群“画像”:青少年和青年身体状况较好,偏爱较高强度的运动项目;中年用户应对工作家庭压力,减压、减肥需求增高;中老年用户身体条件下降,对养生健体、社交属性强的低强度活动需求较大。而即便是同处一个年龄层,也没办法在健身这件事上达成一致。

  或许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江湖儿女,有绝世高手,也有武功一般般的;有的门派重内功,也有的擅长暗器;一招一式真的打起来,“凌波微步”飘逸,“降龙十八掌”实用……在“没有什么比健康更贵”的年代,健身多元化的诉求,催生了健身行业从“大而全”到“小而美”的转变。

  变革: 约饭?还是约场球吧

  21世纪初,伴随着男足首次打进世界杯,一首《动起来》火遍大街小巷,“动起来,为新的纪录喝彩;动起来,就拥有精彩未来……”成就了千禧年后的第一首流行金曲。尽管当时中国民众的足球热情空前高涨,但健身在那个年代,似乎是专业运动员才需要操心的事,或者顶多是一小部分体育爱好者才关心的话题。

  将时钟拨回2001年,健身理念刚刚在中国萌芽。为数不多的健身房几乎都是洋品牌的天下,而花钱买卡锻炼还是少数人的“前卫”想法。城市里文化广场的日益增多,虽然“广场舞”开始有了早期雏形,但无论规模、体系还是参与人数,都与今日无法比拟。

  2009年8月8日,后奥运时代,首个 “全民健身日”的设立开启了我国全民健身1.0版。

  2011年,江苏率先提出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从大型体育场馆免费向民众开放,到公共健身场所成为社区“标配”,全民健身进入2.0阶段。

  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发展,让全民健身迈入更为多元的3.0版时代。社群团课兴起、打卡式运动风行……共享成为体育生活的新特点。

  从政府规划引导到全民广泛参与,从线下健身设施的完善到线上互联网健身的蓬勃,中国人的体育生活完成了从1.0到3.0的进阶。

  曾经最爱 “约饭局”的中国人,悄然更新了交友、团建的方式,“约个球啊”“一起健身吧”背后,是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多后,人们对于健康的高度关注。当脱发危机成为社会性话题后,就连年轻人也突然发现熬不了夜了、“三高”也悄然而至,大家很诚实地抓起健身运动这根救命稻草。

  据统计,2018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5.5亿,占全国人口的比重高达41.3%,其中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健身的消费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明显高于全球20%的平均速度。

  健身成为当下人们的一种新型社交“货币”,是市面上的“硬通货”。一方面“瘦而美”是个体一张最好的“名片”,另一方面健身也成了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从外单位调动入职的林杰曾经有过一年的孤独期。迈入拥有几千人的大企业,让他收获了很多羡慕的眼光,但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的“零社交”也让长了一身业务本领的他不知所措。“在我最苦闷的时候,一个极偶然的机会,我被拉进了单位的足球队,从此风生水起。”夜光球场,是足球队挥汗如雨的运动场景的记录者,也见证了林杰打开心扉的过程。

  足球的魅力在于它是圆的,什么都可能发生。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群体性运动项目,它需要你不断地与人合作,融入团队。“我比较害羞,很难和同学玩到一起。所以,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爸爸送我去踢足球,一个学期之后,我就变得开朗多了,好朋友也多了起来。”林杰在球场上进取而又不“独”的作风,很快赢得了新同事们的认可,球友变朋友,一起踢球、一起比赛、一起撸串,从球场到工作再到生活,都是他们交流的空间。

  去年底,66岁的宁阿姨结束了与女儿、外孙三代“同居”的生活,一度失落。在老邻居的力邀下,她也办了一张家门口一所中学的出入证,开始尝试晚饭后结伴“游湖走操场”的退休健身生活。如今的宁阿姨精神面貌有很大改观,最明显的是,对偶尔周末加班不能来看她的女儿多了份宽容和理解。

  忙起来,是治愈一切迷茫的良药;动起来,则是当下中国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健身前后,他们的精神面貌也在发生改变。

  记者 陈 洁

标签:健身;健身房;全民健身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