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著名的两只“鬼”来南京了!6月16日下午一点刚过,南京博物院老茶馆内就已经坐满了等待看戏的观众。时隔半年,6月11日到6月16日,浙江新昌调腔剧团再度应南博邀约前来驻场演出一周,这次带来的大部分是绍兴极具特色的目连戏,俗称“鬼戏”,而观众们也纷纷赶来看看鲁迅先生笔下的“女吊”和“无常”到底是啥样。
和昆曲、梨园戏一样,调腔也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据说调腔是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遗音,长期流传于浙东山区,目前,中国仅存一家剧团即新昌调腔剧团,这样的团号称“天下第一团”。
作为国家级非遗剧种,该团去年底便受邀来南博老茶馆,折子戏、全本戏,连演一周。其中的《汉宫秋》《北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唯一留存,文辞与马致远、王实甫原本几乎一字不差。有着深厚戏曲文化基础的南京观众反响强烈,和新昌调腔几乎“相看两不厌”。调腔剧团上至团长、下至演员都惊异于南京戏迷的欣赏眼光和文化水准,“没想到调腔在南京这么受欢迎,这里的观众很懂欣赏,南京的文化氛围非常好。”团长王莺说,调腔作为化石剧种,还有很多压箱底的老戏,由于受众少,难以整体展现,没想到南京观众如此识货,我们愿意把所有的好戏都带到南京来演!半年之后,这个愿望实现了。
这一轮演出,调腔带来20多个折子戏和一台大戏,剧目丰富、古老,吊足了戏迷胃口。“调腔返场演出了,这次更是以目连戏为主题,真是南京戏迷的一场盛会!”年轻戏迷小刺猬在南博老茶馆连续看了六天戏,依然兴致勃勃。所谓目连戏,是以宗教故事“目连救母”为题材,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目,是目前有据可考的第一个戏曲剧目,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戏祖”。鲁迅先生曾经专门写了两篇散文《无常》与《女吊》,记叙浙东深受“下等人”喜欢的男鬼和女鬼,也就是目连戏中的两个鬼头。这次南博老茶馆上演的目连戏《白神》《红神》,正是鲁迅笔下的无常和女吊。
初看《白神》,在极具特色的目连号伴奏里,无常出场,浑身雪白,粉面朱唇,眉黑如漆,倒八字眉,手抓一把破芭蕉扇,高高的帽子上写着“一见生财”四字,说来只三分可怖,看着却七分亲切诙谐。轮到《红神》出场时,只见一名女演员,身穿大红衫子,踩着轻飘飘的“鬼步”上台走了一个大圆场。当“女吊”耸动着肩头,用极富感染力的声音唱出身世之后,人们从她眼神中看到了旧社会女子的苦命和善良。
16日晚,南博小剧场还上演了整本《目连救母》。新昌调腔剧团的宣传负责人杨炳告诉记者,这是团里今年才完成全本复排的,仅在浙江演出过几场,南京是浙江以外第一个巡演地。故事宣扬孝道,劝人向善。表演中多有男吊、盘叉、喷火等戏曲特技,南京观众看后都大呼过瘾。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都涌到台前大喊“明年再来”!著名青年编剧罗周也表示这场演出真的很好看,“县团水准超出期待,目连又帅又年轻,刘青提功夫超好,且两人都唱得不错!最有特色的部分是《滑油山》与《九殿不语》。《滑》的动作设计完全在戏曲程式里;《九》把我惊呆了,戏曲舞台上居然出了一折哑剧!”
犹记得,陕西华阴老腔、浙江金华婺剧都曾在南京掀起不小的风潮,也是依托于南博平台。各地戏曲保护传统、注重传承的实践给南京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外地院团对于江苏优质的展示平台、高素质的观众群也赞不绝口。南师大戏曲专业研究生卞荆蘅说,调腔戏古朴可爱,表演接地气,角色一举一动几乎都可以做表情包,如今的年轻人对古老纯粹的艺术尤为钟情。南博非遗所陆建芳所长则表示,真正的好东西、好艺术,终归会得到观众的认可。南博老茶馆的功能就是活态展示非遗,持续性轮流展示全国300多个非遗剧种,聚少成多,聚沙成塔,让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金子都得到发光的机会。持续性的展演也有利于培固稳定的观众群体,真正实现传统文化有效有品质的传播弘扬。 通讯员 杨 铖 记者 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