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研讨会在南大举办
2019-06-06 07:1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高校“双一流”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教育部刚启动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又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今重点大学和普通院校都有了一流“赛道”,发令枪响起,高校该何去何从?

  6月2日,在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及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举办的“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研讨会上,高教界专家学者们新见迭出。

  对排行榜要远着点

  自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工程后,各省“双一流”建设大手笔不断,给出了数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预算。而此次“双万计划”让普通高校也有受益的机会。“一流”的扩容和提速,首先要解决方向性问题。

  现场不少学者都提到,在一流大学热中,不少大学的兴奋点和着眼点主要是在力争使某些学科领域顶尖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量进入前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往往忽略了本科教育方面对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学习借鉴。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冒荣教授认为,我国一些大学在某些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名次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国家科研投入大幅度增加所带来的高校科研产出的快速增长,并不能真实反映我们大学在国际竞争力方面的增长程度。

  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本专科生招生规模已从1998年的108万增至2018年的近800万,但出国留学人数却以更大幅度增长。 “2000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4万多人,2018年达到66.21万,还呈现‘出国留学低龄化’趋势。”冒荣表示,距离有国际吸引力的本科教育教学体制,我们还有很远距离。

  大学应该远离教育的评估热和排名热。冒荣说,由于排名关系学校的名声和利益,一旦哪所高校被圈进评估排名中,被评价者很难不被名利所绑架。这种指标体系的导向不利于高校创新性发挥。

  重构“师生共同体”

  高校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高校,这已经成为学者们乃至社会的共识。

  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眭依凡说,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培养人才,并且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以麻省理工为例,该校斯隆管理学院有个统计,MIT的毕业生和在校生,自己创业的和担任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总财富加起来,在全球排名24位。

  “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何在?要注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首先必须有思想有主见,有批判和质疑的精神,而现有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甚至会扼杀大学生有待开发的创业精神。” 眭依凡指出,如果我们的本科毕业生中有10%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每个创业者又能够吸引若干个毕业生共同创业,那么高校将会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但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路径到底是什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的龚放教授指出,由于本科生和硕士生、博士生的持续扩招,即使在一些重点大学,在本科教学评估时也要为不突破1:18的师生比底线而伤透脑筋。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构“师生共同体”,对于一流大学的创建尤其重要。龚放说,高校要控制招生规模,增加一线教师,提高师生比。“如果我们不能将1:18甚至1:20的师生比提高到1:12乃至1:10,想要一流的本科教育,想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那都是贻笑大方之谈!”

  要有一流“德行”

  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周川说,谈起“世界一流大学”,我们的关注点就是高被引论文、奖项、课题、“帽子”……但是如果囿于此而无视一流大学的道德建设,那也失之偏颇。一流的学术指标之外,一所学校从学生、教授到管理者都要有一流的道德操守。

  周川举例说,弗吉尼亚大学曾有个“荣誉准则体系”,考试有不监考的传统。一个澳大利亚女生回国奔丧而不能参加期末考试,教授给她试卷(密封)要求她在回国的飞机上“独立完成”。该女生在飞机上按照规定时间做完试卷,并由空乘人员密封寄回,空乘为女生诚信所感动,为她在信封上集体作证,“为本人独立完成”。

  在西南联大最艰苦时期,校长梅贻琦仍不忘教师的德行操守。他认为,“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学府为表率”,主张大学应成为“四方善士之一大汇总”之地。大学招聘教师,历来既重视学术水平,又注重个人品德。

  周川表示,近年来不少高校有包括学术造假等失德行为,应建立明确而严格的德行标准,建立有效的揭错纠错机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流大学,不应是一些硬性学术指标和统计数字的堆砌,而应是一个鲜活而美好的形象。

  “大学应该为社会培养伟大灵魂,应该为学生长期发展负责。”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赵炬明教授认为,在国内,高校的使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课程教育都存在目标不清的问题,也缺乏明确的质量检验要求,关注学习效果、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格外重要。

  本报记者 杨频萍

标签:排行榜;大学;高校
责编:缪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