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植物纤维宣纸、纯天然的矿物质颜料、精致的三维立体木刻图案……南京十竹斋的“饾版拱花水印木刻技艺”,从明朝诞生至今已经400多年,它是文化艺术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印刷史上的里程碑。为了让这种“绝活”活态传承下来,两年前,南京启动了“《十竹斋笺谱》复刻工程”。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项工程已接近尾声。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
《十竹斋笺谱》明代诞生于南京
如果木刻的彩画是立体的,而不是平板式的,是不是很神奇?事实上,这样的木刻彩画,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了,它就诞生于南京。
十竹斋画院董事长陈卫国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十竹斋”是南京真正的老字号,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万历年间,胡正言就在南京北极阁修十竹建书斋而名‘十竹斋’。胡正言活了九十二岁,七十多年住在南京。他是一个私人出版家,出版了大量的艺术书籍和文学、医学等书籍。”
明代十竹斋的出版物中,最有名的是《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十竹斋书画谱》是最早的彩色美术教材,而《十竹斋笺谱》不仅有套版彩印,还利用“饾版拱花木刻技艺”,使得纸面的线条立体起来,具有三维立体彩印的效果。
《十竹斋笺谱》共分四卷283幅笺画,分为“博古”“高标”“凤子”“韵叟”“折赠”等33类,题材十分丰富,内容包括成语故事、山水人物、商周铜器、古陶汉玉等,每一幅笺纸的背后,都隐藏着精彩的历史文化故事,堪称经典。
《十竹斋笺谱》在晚明到清朝对文人墨客的影响非常大,大家都争相收藏。遗憾的是由于技术难度的原因,笺谱初版刊行三百年没有人复刻。
鲁迅郑振铎曾经复刻
1933 年,郑振铎在北京收藏家王孝慈那见到《十竹斋笺谱》,称赞不已,他说,笺谱中的图案,“人物潇洒出尘,水木澹淡恬静,蝴蝶花彩斑斓、欲习欲止,博古清玩则典雅清新、若浮纸面”。喜欢之余,他把《十竹斋笺谱》送到上海给好朋友鲁迅看,鲁迅一看,也惊呆了,于是两人决定复刻《十竹斋笺谱》。1934年,复刻工程开始,但开始后,两人才知道难度有多大,复刻工程也一度陷入了困境。1936年,鲁迅辞世,复刻工程还没有结束。鲁迅辞世后,郑振铎继续坚持,终于在 1941年完成全部复刻工程。
复刻工程2019年全部完成
和其他古籍善本的复刻不同,《十竹斋笺谱》的复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刻工印工需要有足够的水准,对古法技术有足够的理解掌握之外,还需要许多条件的配合。
十竹斋传习所所长薛冰介绍说,光是纸张就大有讲究,纸张太硬容易开裂;太软则木刻彩画的三维立体效果出不来。颜料更是讲究,必须是全天然、纯矿物质的,只有这样的颜料才够精致典雅。
薛冰对现代快报记者介绍说,《十竹斋笺谱》太重要,五六年前他们就开始讨论复刻工程,2016年起正式复刻。“复刻用的纸张是实验了几十种之后最终选定的,复刻的刻印者是雕版印刷传承人刘坤和侯桂林,颜料则是由曾经上央视《国家宝藏》、揭秘国宝《千里江山图卷》颜料来源的仇庆年提供的。”
复刻以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十竹斋笺谱》为蓝本,复刻工程也得到了多方支持,前不久,南京金陵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对“‘十竹斋’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项目《十竹斋笺谱》复刻”资助了19.8万元,用于拍摄宣传片。目前刻印工作已经到了后期阶段,2019年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