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团队建设,是提升高校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南通大学近年来在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征途中,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学科领军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统筹实施人才培育工程,走出一条有通大特色的人才团队建设之路。
勇攀高峰,有一种精神在这里传承
在南通大学启秀校区一隅,有间闻名遐迩的实验室——神经再生省部重点实验室。20年前,这里还是简陋的小仓库,里面只有几张桌椅、几套手术解剖器械,之后却从这儿走出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团队。
上世纪90年代,南通医学院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克服困难,艰苦创业,以“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他们的事迹在全省乃至全国广为传播,留下宝贵精神财富。该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感慨道:“科研创新不仅体现集体的智慧,更重要的是精神引领。”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传承下,走到今天。”南通大学副校长、神经科学系主任杨宇民说。曾从事化学材料研究的杨宇民,走上交叉科学研究的道路。从零做起没什么经验,但依靠灵活的研究方式和大胆改革的魄力,经过上万次实验,他研发出壳聚糖神经导管,攻克一度被认为“无解”的科学难题。在杨宇民眼中,科研一定要追求完美,“为什么能够成功?就是我们坚持做有用的东西,而且一做就是20多年”。
在榜样们的言传身教下,医学院年轻副教授陈罡放弃国内外多个条件优越科研院所的邀请,回到母校潜心科研与教学。为获得一个满意的实验结果,他在操作台前夜以继日。“我们一定要把艰苦创业、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优秀知识分子群体精神传承下去。”陈罡说。
助力产业升级,协同打造创新平台
南通是全国闻名的“纺织之乡”,纺织业是其传统支柱产业。在纺织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过程中,通大相关团队做出关键性贡献。
由通大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社会化应急服务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不久前获立项,团队负责人、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高强感慨道:“推进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发挥协同的力量。”
走进纺织“智”时代,学科“单打独斗”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作为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和省纺织工程学会主任单位,通大纺织团队一直在探索协同创新之路。
在校内,实验室打造一支开放式、共享型、跨学科的科研创新团队,并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进驻。在纺织学科领域,整合纺织、非织造、服装、轻化、染整等方面专家,同时,在全校吸纳化工、理科、交通、电子信息、体育等领域学者。
在校外,实验室联合兄弟院校、国内著名科研机构、一流企业开展产业协同创新。针对纺织新材料的制造和应用,实验室牵头筹建了聚酰亚胺纤维应用技术联盟,连接纤维生产、纤维纺织加工、服装生产这3种类型的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这也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解决了在纺纱、织布中遇到的静电、条干、毛羽等问题。”团队成员高雪峰说。
告别了产品单一、同质型企业联盟,高强很明确:“我们的联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源头到应用进行全链条、一体化的规划设计,从而衔接好上下游关系,解决纺织、应急防护等相关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使产品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真正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文脉不断,人文学科离不开团队建设
“人文学科同样离不开团队建设,因其需要积累的时间更长。”南通大学原副校长、楚辞研究团队负责人周建忠坚信,学术研究是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依靠一代代学者的传承,才能不断推进学术发展。他告诫团队成员:既要做到有始有终,又要做到尽善尽美。
培养团队,是培养真正的“读书人”,营造坚持读书和善于思考的氛围。“思维的层次、理性的层次,是自己读书过程中训练出来的,团队负责人最大的努力,就是在这方面加以引导。”周建忠说。
师心如兰,情真意切。在周建忠人格魅力的影响与感召下,该校古代文学团队乃至整个文学院形成学术互助的良好氛围。“打破学院各自为阵的常规,整合外国语学院翻译学的资源作为文学院博士建设点的分支,几年间我学到不少知识。”来自通大英语专业、做楚辞翻译研究的团队成员严晓江说。“我们都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周老师总能把不同领域的文化现象连接起来,提升为理论,汇总形成共识。”楚辞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良说。
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周建忠等人带领下,通大已形成一支专业、和谐、高效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楚辞研究中心成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记者 王拓 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