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罗斯艺术航母”马林斯基剧院南京首演进入倒计时,众多古典艺术爱好者怀着虔诚的心态,翘首以盼这一年度艺术盛宴。记者从江苏大剧院获悉,马林斯基自开票以来受到热烈追捧,开票首日就获得近百万元票房,创下剧院开业以来最佳销售纪录,目前被封为教科书版的《天鹅湖》首场已售罄,本月23日、25日场次也已陆续开票。“此次马林斯基剧院来南京,带来的均是经典作品,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次艺术大餐,而对江苏大剧院来说,这是我们的成人礼。”江苏大剧院副总经理杨润森的话语中既兴奋又期待。
“航母”抵宁, 这是大剧院的“成人礼”
两个多世纪以来,俄罗斯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承载了俄罗斯歌剧、芭蕾舞、交响乐悠久深厚的传统,早就享誉世界。这里是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格林卡、穆索尔斯基、柴科夫斯基等伟大作曲家所有歌剧的首演地,俄罗斯经典芭蕾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等均在此首演,普罗科菲耶夫、哈恰图良等作曲家很多作品也在这里首发。如此深厚的积淀,让马林斯基剧院制作的剧目为世界所瞩目,这些经典剧目同时也成就了大批世界级舞蹈家、歌唱家。
此次,江苏大剧院花了一年多时间与马林斯基剧院沟通,终于成功邀请到被中国乐迷亲切称之为“姐夫”的捷杰耶夫亲自率团,携剧院久负盛誉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歌剧《托斯卡》《麦克白》、儿童交响乐《彼得与狼》以及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音乐会首次登临江苏舞台。“如果说,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携以色列爱乐乐团为音乐厅开幕,安娜奈瑞贝科中国首演为歌剧厅开幕,是为江苏大剧院的诞生而献上的颂歌。那么,此次马林斯基剧院重头剧目、音乐会的演出,将成为江苏大剧院的‘成人礼’。” 杨润森如是说。
“成人礼”,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杨润森这么解读:“所谓‘成人礼’,是一个剧院在软硬件等各个领域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以规模宏大、阵容强劲、技术要求高而著称于世的马林斯基剧院,可以看成是引进方剧院综合实力的‘试金石’,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对全世界的大型剧院来说,能够‘接住’马林斯基剧院的经典作品,才算是完成了‘成人礼’。”
条件严苛,连地板都必须指定品牌
据杨润森透露,马林斯基剧院这个演出项目的落地难度和苛刻的技术条件也是“世界一流”的。马林斯基剧院此行300多号人,可谓声势浩大。为了保证超一流的演出效果,剧院共动用了几十个集装箱的服装、道具和乐器,甚至连芭蕾舞演出的专用地板和地胶,都必须是指定品牌。
作为一个从事演艺行业已有20余年的老演艺人,杨润森感触颇深:“在2008年之前,南京接待这样的世界顶级剧团,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硬件条件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杨润森举例说,在刚刚结束的紫金文化艺术节上,澳大利亚国家芭蕾舞团的《吉赛尔》在江苏大剧院给南京观众带来了高水平的艺术享受,引发了轰动效应。“澳芭在全球芭蕾舞团中,艺术水准位列前十左右,来宁演出次数不多。这是该团18年后再次来南京的首演。”
明明是“首演南京”,怎么说是“再来南京”呢?杨润森对18年前的那个场景记忆犹新:2000年8月,南京文化艺术中心电梯口,杨润森看着一个身材壮硕的外国人,手持卷尺,在并不宽大的空间里上下左右衡量,一会儿已经大汗淋漓。最后,他颇为无奈地对杨润森耸了耸肩,遗憾之情溢于言表。“电梯太窄了,澳芭演出用的道具舞美尺寸较大,根本没有办法通过剧场唯一一部电梯运输到舞台,演出最终只能搁浅。”
不惟如此,2005年,由张艺谋导演、中央芭蕾舞团制作并演出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轰动一时,澳芭式的尴尬再次上演:舞剧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因为剧场技术条件所限,舞台较小,演出方只能临时紧急改装道具舞美,将灯笼尺寸变小,最直接的结果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演出时变成了“小红灯笼高高挂”。
如今,此前的种种尴尬因为江苏大剧院的落成而终于得以化解。2037座席的歌剧厅、1476座席的音乐厅、1014座席的戏剧厅、2540座席的综艺厅……中国第二大剧院的规模,融合科技、建筑、艺术之美的江苏大剧院,已经具备了承接任何大型演出的物质技术实力。“江苏大剧院的建成,对江苏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来说,具有历史性意义。没有江苏大剧院,澳大利亚芭蕾舞团、意大利卡洛费利切歌剧院歌剧《图兰朵》就不可能来江苏。”杨润森说。
艺术普及,必须坚持高品质
马林斯基剧院来宁,被热捧的背后,如何寻找成本和市场之间的一个平衡点,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如果只看重经济效益,我们可能就不会接下这个项目了。”在杨润森看来,一个有情怀有责任心的剧院,把马林斯基剧院引进来,不仅仅是出于自身品牌建设的考虑,更是肩负着艺术普及和传播的社会责任。
从大剧院开幕演出季剧目表可见,祖宾梅塔与以色列爱乐乐团、意大利卡洛费利切歌剧院歌剧《图兰朵》等众多国际顶尖剧目陆续在此上演,让南京市民近距离地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资深“乐迷”唐旭提前半年在各大媒体上得知祖宾梅塔来宁演出的消息后,激动不已。她说,在江苏大剧院不仅能欣赏到世界级的演出,更能通过演出和“乐迷”们结缘成为朋友,如今她创立的“八月古典音乐乐迷”在乐迷中已具有了相当地位,大家不定期地聚在一起交流艺术、分享心得,“只要大剧院有古典音乐会,我们必来。”
杨润森表示,大剧院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用精品剧目培养观众群,让高雅的艺术形式更多地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对于大众最关心的票价,大剧院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措施,由政府给予适当补贴,观众最少只要花费几十元就能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音乐曲目。即使马林斯基剧院《天鹅湖》这样高品质的演出,也设置了180元的亲民票价。杨润森说:“‘马林斯基艺术节’揭开的,不只是江苏大剧院发展的新帷幕,对观众来说,也是一个新的里程碑,终于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到国际顶级剧团的演出,而不必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跑了!”
记者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