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6日讯 2018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日前在扬州召开。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已步入发展新阶段,但是从农业种植业来说,先进农艺、先进智能化农业装备的应用碎片化、零散化,已成为我国稻麦生产机械化“卡脖子”的重大难题,迫切需要解决。
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建议,政府要从政策层面引导农业生产企业强化农机与农艺融合,形成从种到收的智能化种植产业链,建立完整的现代农业生产新体系,全面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近年来,扬州大学围绕‘卡脖子’的重大难题,研创的作物叶龄模式、作物群体质量、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作物源库流理论、水稻少免耕抛秧轻简化栽培、超级稻机械化栽培等成果,均在全国作物大面积生产上得到应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介绍说,其中,研创的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如今已在苏、皖、鄂、赣4省累计应用10077.1万亩,新增稻谷316.9万吨,增效127.3亿元。(王 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