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怎么进行线上教学的?”“目前项目发展到什么程度了?”10月12日下午,2018年全国双创周苏州分会场活动暨2018年度苏州市“汇思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在苏举行。比赛现场,由苏州大学学生带来的“中巴汉语言走廊——巴基斯坦线上汉语教学平台”项目 “赚足”了现场观众的眼球,也引起了评委的不断追问。
“中巴汉语言走廊”项目能够“走红”赛场,关键在于切中了“一带一路”热点。该项目自去年4月15日启动,5月22日便全面落成中巴经济走廊文化交流中心,目前已对接巴方官方媒体推广资源,包括Observer、Dawn、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PTV),能够覆盖80%的人群,100%的高素质人群。此外,本项目还取得巴基斯坦人社部、教育部、发改委等国家部委和各省厅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通过和巴基斯坦高校联盟签署相关协议获得了巴基斯坦300多所高校的职业教育市场。
“我们初期主要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在线中文名起名、汉语考级认证等服务实现流量导入和盈利。”项目负责人潘怡琳说,“未来计划是以教育平台为基础,将业务延伸至线上留学申请、猎头、线上支付等领域;业务成熟后,我们将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复制推广。”
大学生创新创业不是新鲜话题,而怎样通过比赛,在社会上引导大学生“双创”更具时代特色、地方元素和专业深度,从而真正形成市场认可的竞争力,对于处在“转型出关”关键时期的苏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今年晋级竞赛决赛阶段的12个项目中,不仅有“一带一路”“工匠精神”“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时代元素融入项目,还有镇湖刺绣、桃花坞木刻年画、丝绸等创业产品还兼具有苏州特色,展现苏州传统文化的产品,更有大学生利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度创业的案例,无论是运用专业知识创办科技型企业,还是与教师团队合作进行产学研转化,都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创业者的专业特色和风采。
“我的路演项目是智能纺织开发及产业化,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放在快时尚功能型面料的研发与销售、高端数码印花丝绸产品及纳米功能材料的研发。”毕业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陈茹鸣获得本次路演赛的冠军,她现在的身份是苏州市晨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陈茹鸣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公司是2015年4月在“苏州市数码印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上成立的一家科技型企业,目前落户在吴江区盛泽纺织科技创业园,现旗下拥有两个服装自主品牌,也是ZARA、H&M、TOPSHOP、HLA海澜之家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供应商。
瞄准地方传统产业在转型过程中对“新鲜血液”的需求程度,看重青年人才团队的创新实力,已经成了苏州各界对“青创”项目的普遍态度。
在陈茹鸣团队创业的过程中,得到了苏州市和吴江区的大力支持,公司从注册开始,盛泽镇政府便为我们免去了三年的房屋租金,除此之外,还对向他们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也会给予住房补贴。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公司现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软著32项、外观专利50项,对于申报下来的专利,政府也会给予相应补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足够的信心,公司接下来的目标是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开始开拓国外市场。”
“本次竞赛项目主要集中在文化创意、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在线教育等领域,兼具时代特色和创意创新,不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重要的是,许多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苏州市创业项目商业模式的新动态。”大赛评委代表,苏州希格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州市自主创业者协会会长张君华在比赛综合点评中如是说。
“近年来,苏州市积极构建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载体、创业服务、创业氛围‘五位一体’的创业格局,汇集高校、社会、市场、多方面的资源力量,优化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氛围,创业政策体系日益健全,以此来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持续提升。如今,项目推介、专家评析、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服务一条龙等已在苏州市初步形成。”苏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苏州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服务,通过邀请从高校中走出的年轻创业者,与有创业意愿或关注大学生创业的青年朋友们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以期更好地推进全市创新创业工作。
王俊杰 盛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