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牛什么,当官十品半。顶牛角,踢牛蹄,使牛劲,唱牛歌。当官究竟牛什么,答案儿藏在你的心窝窝……”婉转悠扬的淮腔淮调从阜宁文化艺术中心里传来。为迎接紫金文化艺术节,这些天,阜宁县淮剧团《十品半村官》剧组正在紧张地“闭关”排练。一个县级院团,只有四名演员,却让一部小成本淮剧获得如潮好评,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密码?
接地气
观众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十品半村官》故事发生在苏北射阳河边的太平村。村民牛什么做了大半辈子平头百姓,在一次选举中,当上了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村主任常有理,拿了乡里贾主任的一张私人发票来报销,于是围绕这张发票该不该报销,展开了一系列喜剧冲突,全剧通过“选举”“讨印”“刨树”“偷章”“诉情”等戏剧片段,勾勒出一则“谁来管村官”的现实故事。
本子好,接地气,是很多看过该剧的观众的共识。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官天涛这样评价道:“这部描写苏北新农村的轻喜剧,语言轻松诙谐,生活气息浓郁,讲述的是老百姓身边的平常事,通过一个普通村官的喜怒哀乐,折射出新农村建设中中国农民的精神梦想。”
该剧导演蒋宏贵为国家一级导演,多年来一直执导农村题材作品,最擅长以小题材见大主题,他认为该剧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是因为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塑造了一位接地气的村官。同时在编排手法和戏曲程式上大胆创新,也让古老的淮剧跳出了以往的固有套路,“戏中选举场面和关心闺蜜失恋这两场戏中,增加了群众舞蹈,表现方式既保留了戏曲本体的东西,又创新了现代戏曲表演新的程式,让观众觉得既熟悉又好看。”
讲真话
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这样一部聚焦小人物的地方戏,除了引发观众共鸣外,也得到了各路专家的一致好评。《十品半村官》改编自蒋演小戏《犟驴护印》和徐栋小淮剧《理财组长》。剧本先后入选文化部“2017年度剧本扶持工程项目”、“2018年全国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作品计划”、江苏省“2018年全省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作计划”。
《十品半村官》的编剧之一袁连成,是一位擅长于农村题材的剧作家,长期在农村基层生活的经历,使他的作品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在创作《十品半村官》这部剧本时,袁连成的定位很明确——写一个贴近农民生活的故事。于是,他把自己封闭在一家小宾馆里,连续六天六夜,写得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县剧团常年为农民演出,服务对象是农民,当然要创作农民自己的故事。”他坚持认为,扎根基层、刻画小人物的“接地气”作品,才会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十品半村官》讲的是反腐倡廉的故事,写出了道德重塑的难度和可能性。如何才能塑造一位真正打动人心的村官形象,袁连成透露其中的秘诀是“说真话”。“‘牛什么’这个人物性格倔强,一辈子说真话。我在创作剧本时候也坚持一个原则——讲真话,只有真话,才能打动观众。”袁连成认为,创作的故事老百姓喜不喜欢看,就在于编剧能否表达他们的心声。“有些主旋律剧为了展现主人公的‘高大全’形象,刻意拔高人物,实际上,塑造一个真实的人,才能够真正展现人的真善美。”他认为讲述基层故事的“小作品”,同样会彰显出永恒的人类主题,高扬时代的主旋律。
挑大梁
男主角为角色暴瘦20斤
作为一个县级院团,阜宁县淮剧团最擅长利用身在民间的优势,将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排成小戏。但是,却鲜有机会编排严谨精致、适合剧场演出的“大戏”。这一次,一百多人参与演出《十品半村官》,是阜宁县淮剧团十多年来头一回。
阜宁县淮剧团负责人邱文亮从艺已有三十年,这部戏却是他第一次在舞台上挑大梁。对于每一个招式,每一句唱词,他都反复揣摩。“传统淮剧注重唱功,在手眼身法步方面有套路,节奏比较慢,但轻喜剧更注重舞台喜剧效果,演员的动作、表情和眼神都要夸张有趣。”从唱腔到表演,邱文亮力求完美,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有时睡到半夜,突然灵光乍现,他会立刻跑到镜子面前“挤眉弄眼”一番。
为了更好地贴近村官形象,邱文亮更是进行了魔鬼式减肥,每天早晨五点起床跑步,严格控制饮食,最终成功减重20斤。
“我们一个县级剧团,能排这样一部戏,过程真的太难了!”邱文亮这句话中的一个“难”字背后,是人员短缺、资金匮乏和市场萎缩的无奈与尴尬。
淮剧活跃在苏北里下河地区,是我省地方戏三大剧种(锡、淮、扬)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于1954年的阜宁县淮剧团,属于差额事业拨款单位,曾培养出梁伟平、王书龙等一批杰出的淮剧艺术人才。但近些年戏曲发展面临困境,一个县级剧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存环境尤为艰难。邱文亮私下向记者透露,目前全团连他在内,仅剩下4名员工。
仅靠4名员工的淮剧团创排《十品半村官》这样一部大戏,其过程可谓“跌跌撞撞”。演员不够,向别的剧团外借;经费有限,一方面勒紧裤腰带,另一方面想办法筹集。不过,一批年轻演员的加盟让邱文亮看到了淮剧的希望, “最近几年,国家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我们淮剧团在戏校定向委培招募了近20名年轻人,这一次,这些年轻学生全部都上了。”
邱文亮希望,通过传帮带,用3-5年时间把年轻人扶上马,“我们这一代人算是守住了淮剧这块阵地,淮剧真正发扬光大还要靠这批年轻人。” 本报记者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