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探花”顾起元与明代“南京百科全书”
2018-09-07 07:20: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顾起元

  名 作

  明代南京人流行用银杏果泡茶,400年前男子的头巾花样层出不穷……明万历年间,出现了一本堪称“明代南京百科全书”的《客座赘语》,至今读来依然趣味盎然,让人好似坐上时光机,穿越回明代的南京城,在大街小巷徜徉闲逛。这本书的作者是明代著名学者顾起元,他的故宅遯园就位于城南“老门西”。

  顾名思义,“门东”和“门西”,分别指中华门以东和以西的地区,是南京老城南最核心的区域。

  门西,大概是指今集庆路以南,中山南路以西,城墙内侧的区域,地方不大,但文脉深厚,走出了张昭、顾起元、邓廷桢、魏家骅等历代名人。在有着“金陵狮子林”美誉的愚园(民间俗称“胡家花园”)旁边,就是遯园旧址。

  顾起元(1565-1628),明朝著名学者,江宁人,字邻初,一字太初,号遯园居士。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会试第一,殿试一甲第三,也就是探花,授翰林院编修。顾起元历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南京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少詹事、吏部右侍郎等职。南明弘光年间赠礼部尚书,谥文庄,故称“顾文庄公”。

  顾起元的仕途非常顺利,但他一直想归隐林泉。他被任命为南京吏部右侍郎后,曾三次上疏请辞,表达“致仕”的想法。明天启二年(1622),朝廷终于批准顾起元退休。他感慨道:“十八年来林卧深,虚名犹自拥朝簪”。他在南京城南门西古凤凰台侧花盝岗筑遯园隐居。遯园的“遯”通“遁”,“遁园”就是“隐遁之园”的意思。

  顾起元退休后,朝廷又先后七次下诏书,希望他重新出山,但他都一一婉拒,留下“七征不起”的佳话。

  遯园始建于万历四十年(1612),到天启四年(1624)落成,遯园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是顾起元及其家族后人的生活之地,其遗址位于今天的花露岗39号。

  《帝里明代人文略》载,顾起元“所居遯园,但有古松怪石,曲径回廊,天然逸趣,不假修饰”。园内有“七召亭”,对联为顾起元亲撰,表明其“舍仕趣隐”的心迹:“林木翳然便有濠濮闲想;清风徐至自谓羲皇上人”。

  直到清末,遯园依然大致保存完整。陈作霖在《凤麓小志》中记载,遯园内有假山,有水榭,松竹阴翳,梅花成行,楼堂馆阁,大有可观。小石山、横秀阁、郊旷楼、月鳞馆、快雪堂、高卧室、劈花舫、懒真草堂、七召亭、耕烟阁、五己堂等景点点缀其间。

  1950年,南京博物院学者宋伯胤在老院长曾昭燏带领下,考察了遯园旧址,写下《遯园遗址考察记》一文。当时的遯园分为住宅和园林两部分,住宅的主体建筑为三进四院,临街的是砖石门楼,门额上有“七征不起”四个大字,右侧墙基上嵌有一块清光绪二十年的石碑,上部刻有“明顾文庄公遯园遗址”。门楼后有影壁,再往里去,是厅堂、祠堂、书房、内厅、偏房等建筑,堪称当时门西数一数二的深宅大院。

  1972年,遯园被南京第一棉纺织厂征用,遗迹渐渐湮没。但顾家祠堂内的“顾文庄公像碑”留存了下来,碑正面是顾起元的画像,碑阴刻顾起元亲自撰写的“遯园记”全文,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隐居遯园期间,顾起元潜心著述,最广为人知的著作当然是《客座赘语》。《客座赘语》堪称明代南京城市生活的百科全书,顾起元广泛采录史志,访求父老,他自陈“余生平好访求桑梓间故事,则争语往迹近闻以相娱,间出一二惊奇诞怪者以助驩笑。至可裨益地方与夫考订载籍者,亦往往有之”。

  《客座赘语》内容极其广博,凡明代南京的传说掌故、风土人情、天文地理、典章制度、名胜古迹、方言土语、文人轶事、土物特产、街道坊巷、兵备守卫、奇花异木、禽虫鸟兽等大量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是研究明代南京历史地理、城市风貌的重要史料。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李孝悌如此评价《客座赘语》:“对晚明南京城市日常生活作了全景式的呈现”,一方面,“透露出对繁华逸乐的城市生活的眷恋。另一方面,又对民生疾苦、制度兴革有着强烈的关怀,对社会问题和奢靡之风也多有所批判。本书是南京记事中的里程碑。”

  本报记者 于 锋

标签:顾起;探花;南京百科全书;明代;南京;赘语;客座;万历;门西;顾文庄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