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科学防灾救灾,还有很多课要补—— 写在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2018-05-14 07:2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唐悦  
1
听新闻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0周年,也是第10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多地采访发现,这十年是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的一个时期,也是科学防灾减灾体系从无到有、不断创新的一个时期。但新时期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筑起更加安全的“堡垒”,还有很多课要补。

  防灾演习要常态化社会化

  为社区量身定制一份应急预案、绘制一幅社区逃生通道图、张贴逃生标志、举办一次逃生演练……全国首个“社区安全守护联盟”今年初在镇江成立。当地9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专业社会组织签约,规范化、常态化推进社区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减灾宣传和应急演练。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陆敏告诉记者,引入专业组织搞防灾,一个社区费用约为十几万元,花钱不多,效果却实实在在。

  “512”前夕,镇江丁卯街道武将社区广场上分外热闹,数百名居民和社区专业社工自发赶来学习逃生技能。枯燥的知识被转化成竞赛、舞台剧、逃生课和灾害实验。武将社区居住着大量拆迁安置居民,城乡接合部也正是防灾减灾的重点区域。

  “过去的防灾教育很多流于形式,宣传栏张贴图片,演习也只有极少数居民参加。但逃生自救,却应该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无锡市361综合减灾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映红表示,我国防灾教育长期缺失,特别是针对老人、孩子以及农村人口的知识普及。目前该机构的体验课已开到南京、苏州、常州、镇江、泰州等地,全省已有十几万人次上了生动的防灾一课。

  救灾重建引入商业保险

  2016年是我省历史上灾害比较严重的年份,当年1-8月全省自然灾害损失高达112亿元,其中阜宁623龙卷风损失46亿元,苏南多地遭受暴雨袭击损失也很严重。不过,无锡、常州两地由财政投保自然灾害险,理赔率高达400%和167.65%。而受灾最重的阜宁却因未引入商业保险,没有获得保险理赔。去年对江苏来说算是灾害“小年”,即便如此,各类灾害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3亿元。

  灾害发生后,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的钱从哪儿来?

  前不久,苏州市高新区龙景花园市民周才林家中起火,财物被烧毁,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接到社区报案的第一时间,苏州人保财险就派员赶赴现场。查勘专员了解到,周才林是低保户,遂迅速为其理赔,11820元理赔款很快就支付到周才林账户中。苏州居民吴斌健今年家中突遭不幸,老父亲意外溺水身亡,查勘理赔、资料齐全后仅5个工作日,家属就收到理赔款10万元。

  各级政府已意识到,救灾不能再光靠财政大包大揽,南京、无锡、淮安等8市27个县(市)启动了自然灾害农村住房保险。苏州是最早一批探索民生综合险的城市。该市民政局救灾处处长董开权介绍,截至去年底,苏州由财政买单,已投入民生保险资金2.08亿元,惠及7.1万多户受灾家庭。今年3月,苏州民生险还由户籍人口向非户籍常住人口全覆盖。

  无锡推出一揽子“慈福民生系列保险”,涉及老年人、养老机构等13种类别。“623”阜宁龙卷风灾害后,盐城也启动“民生系列三项保险”,政府为830万城乡居民普惠式投保,第一年就受理案件7111件,支付理赔金1936万元,7000多户家庭受益。

  全省多地虽都已不同程度引入商业保险参与救灾,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保障范围和标准各地都不一样,因灾赔付也大不一样。全省亟需一盘棋,让群众公平享受救灾救助。

  首次量化考核防灾减灾教育

  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需要什么样的新思维新模式?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为今后的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

  记者注意到,量化考核防灾减灾教育首次出现在“明文规定”中。欧美国家,特别是地震高发的日本对防灾教育十分重视。我省也明确,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应当每年至少开展两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组织一次逃生演练;中小学校每学期应至少开展一次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教育和逃生避险演练,并将相关知识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内容。从定性要求,变成定量标准,就是要把抵御灾害的防线前移。

  突出市场作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专业防灾减灾服务,此次被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提上战略位置。备受瞩目的巨灾险也进入探索阶段,《意见》要求逐步建立各级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地震等巨灾风险的有效保障模式。

  省民政厅负责人表示,当前要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常态化进行防灾避灾教育和演练,唤起全社会的重视,防线前移、多元参与,才能为人民群众筑起更加安全的“堡垒”。 记者 唐悦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