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场体育大赛凝聚人心提振高质量发展精气神
两岸6000选手角逐“昆马”
如果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一场马拉松,那作为全国县域经济领头羊的昆山,领跑新一轮创新发展当仁不让。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昆山人用全民马拉松凝聚人心,用大赛跑出精气神!
4月15日上午8时,随着国台办交流局局长黄文涛,昆山市委书记、市长杜小刚,昆山台协会长宗绪惠等一同鸣枪,2018海峡两岸(昆山)马拉松正式开跑,6000多名参赛选手鱼贯而出,奔向终点。
据统计,当天全国有大大小小43场马拉松在“奔跑”,但凸显海峡两岸特色的,昆山独一家。本次赛事主题为“两岸一家亲”,由中国田协、昆山市政府主办,是中国田协官方认证的A级赛事,分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5公里的迷你马拉松。
比赛共吸引了6000名选手参赛,其中包括200多名台湾地区选手和30余名外籍选手。最终,来自苏州的兰基勇和台北的李智群、陈秉丰分获男子全程马拉松冠、亚、季军。女子组全程马拉松的冠亚季军分别为吴昊旻、屈云英、孟文。
昆马线路沿着昆山城区主干道前进路由东往西穿城而过,夏驾河景观带、市政府广场、当代昆剧院、森林公园、昆山杜克大学、体育中心……赛道就像一条项链,串起了城市的“颗颗珍珠”,激情澎湃的体育竞技精神与生态宜居的昆山美景交相辉映,协奏出一首悦耳动听的新时代奋斗交响乐。
“看到自己不断进步就一直想跑下去,从马拉松运动中获得快乐。”来自台湾的李智群有着“台湾最强市民跑者”称号,昆马是他在祖国大陆参加的首个全程马拉松赛事,并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谈及参赛感受,他说,整个赛道干净整洁,对参赛者来说是一种享受,也让自己忘记了疲劳,一直向前跑。比赛有很多台湾元素,加上大陆路跑运动兴盛,深切感受到了昆山风情和“两岸一家亲”的氛围。
2018海峡两岸(昆山)马拉松赛是在国台办近期出台“惠台‘31条’”大背景下举办的一项重要体育赛事。就在比赛前两天,昆山隆重召开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工作推进会,在产业投资、经济合作、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以及青年创业等领域加快给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进一步推动政策措施在昆山落地,并真正转化为政策红利,转化为台企在昆扎根发展、转型发展、永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整个比赛始终坚持“两岸一家亲”总定位,赛事中融入了大量的台湾元素。不仅有来自台湾的选手积极参与,友达光电、仁宝、世硕、纬创、捷安特等昆山台企还组团参加。赛前在昆山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昆马”运动博览会和嘉年华还展示了台湾美食、文创、妈祖文化等,让所有选手都能感受到马拉松赛的热烈氛围和两岸文化的交融。开幕式上是有浓浓台湾味的电音三太子开场舞,沿途有穿着台湾民族服饰的志愿者为选手们提供服务,甚至连赛道补给也是台湾特色零食凤梨酥、太阳饼、方块酥等。
马拉松是一场体育竞赛,更是对城市综合处置能力的大考。尽管是第一次举办大型城市马拉松赛事,但昆山已经举办过多次世界级别的专业体育赛事,包括 “汤尤杯”羽毛球赛、国际女子水球邀请赛、亚足联U23锦标赛等,从中积累沉淀了非常丰富和专业的赛事承办经验。本次赛事各项保障工作同样扎实有力,赛前制定了详细的安保、医疗、交通保障等方案。比赛现场,安保人员全力守护,医护人员及时救助,志愿者一路守候,啦啦队火热助威,领跑员准时带队,东道主热情周到……“昆马”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凸显了昆山一流的赛事组织和保障能力,“昆山服务”闪耀赛场。
杜小刚表示,“昆马”赛比赛是短暂的,城市管理是长久的。各区镇、城市管理办事处及相关部门要常态化保持优美的城市环境和科学的管理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全面提升城市质量内涵,不断优化城市宜居宜业品质,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昆山。 高子媛 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