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江苏省医学会主办的“2018年江苏医学科技奖推荐评选”已于今年3月展开,截至目前,江苏省医学会共收到推荐项目144项,其中141项通过形式审查,初审将于近期展开。
为鼓励在江苏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充分调动广大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010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江苏省医学会设立江苏医学科技奖。历经8年,江苏省医学会每年评选并奖励优秀医学科技人才,旨在提高医学科技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
激励自主创新
推荐优秀医学科技人才
江苏省医学会是全省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自发组成的科技共同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负有应用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功能,承担着促进学科发展,推进自主创新,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职能。
自设立江苏医学科技奖至今,科技奖励工作促进了医学科研工作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成为推动医学科技创新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江苏省医学会在提高数量与保证质量的双重要求下,适当扩大获奖面。今年,一等奖从设奖时的5项增加至8项,二等奖从10项增加至16项,三等奖从20项增加至26项;医学科普类、卫生与健康管理类、国际合作类项目均从1项增加至3项。此外,基于江苏医学科技奖的项目评审情况,江苏省医学会每年遴选部分成绩卓越、亮点突出的项目推荐至中华医学科技奖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据悉,在江苏省医学会评选出的获奖项目中先后有68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有52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充分显示了江苏省卫生系统的科学综合实力,也充分说明了“江苏医学科技奖”的含金量。
在评选审批方面,江苏医学科技奖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部门规章制度,坚持遵照《江苏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组建江苏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制定并坚持严谨的评审程序,从项目推荐、形式审查到评审、公示等所涉及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条例与细则执行,对工作人员和评审委员同样有严格的监督机制,确保每一次评审都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服务科技发展
推动医学科研成果转化
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中提到,“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为目标,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创新为重点,鼓励科技人员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重大需求,求真务实、潜心研究,勇攀科技高峰。”
2017年,以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为团队领头人的申报项目《心房颤动结构重构调节机制及其临床转化研究》 荣获江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该项研究首次使用血清可溶性RANKL/OPG指标和相关临床指标预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术后新房颤的发生和未行射频消融自动转复窦性心律患者房颤的复发,从而得到非常明确的定量指标用于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用于房颤个性化治疗和术后房颤的预防性治疗。南京鼓楼医院最早将该研究临床转化,逐步规范房颤的治疗。每一个患者只要花费几十元的检测费用就能获得个性化的房颤治疗方案,部分符合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条件但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接受治疗的患者避免了手术创伤及额外的经济压力,也让原本因为术后房颤导致不良后果的患者提前得到干预性的治疗。
获奖后,该研究成果通过会议和学习班加大向周边心脏中心扩散力度并逐步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项目正式启动,拟在今年底将南京鼓楼医院房颤中心建设成为中国房颤中心单位。
江苏医学科技奖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方针,有力促进医学科研工作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有效展示了全省医学科技水平,营造了尊重科学、自主创新的良好行业氛围,激发了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提升创新型省份建设水平、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增添了动力与活力。 段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