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6日讯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近日,记者在江苏大学采访时发现,世界500强企业普遍采用的“7s”管理模式现身该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室,经过这种管理模式培养的大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高校专业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由于管理理念和方法陈旧,往往更强调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对大学生科技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将企业7s管理模式引入,无疑对高校实验室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方法。
在江苏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室,记者看到,仪器设备摆放井井有条,手套、实验资料、废液收集处等各种使用标识明确,每位同学进入实验室都能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大四毕业生张玲玲告诉记者,“7s”管理后每位学生都学会更加规范、更加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节约使用耗材,“最重要的是实时整理,爱护设备,方便每一位需要做实验的同学。”正是这样团队意识、环保意识、健康意识的的规范化培养,目前该专业49名应届毕业生除三成学生成功考研外,均已成功与企业签约,一位企业老总评价,“把工业界标准引入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需要经过企业培训就能直接上岗。”
自2017年8月进行“7s”管理活动以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室已吸纳了专业30多名本科生参与大学生科研项目活动,大学生以专业实验室为平台,在全国大学生热处理大赛中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参加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获二等奖2项。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素养又比能力更重要,规范化管理的核心和精髓就是素养,”江苏大学材料学科带头人程晓农教授介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面对的行业正是目前我国重点发展行业,比如新材料、高端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制造业等,现代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在逐渐增多,同时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基于这种认识,该专业构建“工程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 “7s”管理模式下的专业实验室建设也是“工程素质链”人才培养的环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