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学生任学业导师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试行“学长导师制”
中国江苏网3月10日讯 近日,江苏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四学生王阳、柳昌昊、张雨晗有了新职务,三人所在的教师教育学院颁发聘书,聘请他们担任学长导师,引导低年级学弟学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受聘后,3位学业导师迅速进入角色。王阳担任三年级学生的学长导师,她在班级群里异常活跃,作为过来人,对教师资格证考试、顺利保研要过几道关卡等问题一一给予解答,几乎每天都会在群里和学弟学妹们热烈互动。张雨晗则采取挨个走访宿舍的方式,和二年级的学弟学妹面对面交谈。一年级学生都要上晚自习,柳昌昊就当上了“陪读生”,坚持每晚和学弟学妹们一起上晚自习。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为何要试行“学长导师制”?该院党委副书记陈权介绍,学长在引导学生成长方面具有辅导员、学业导师无法比拟的作用,学生间年龄相差不大,更容易吐露心声,学长作为亲历者也更有发言权。他把学长导师定义为辅导员、学业导师和学生间的一座桥梁,同时也认为学长导师制倡导的是一种“双向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根据学院“学长导师制”试行办法,高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都可报名参加学长导师选拔培训,担任导师后每周至少要到所带班级的学生宿舍一次,每周用1-2小时和低年级学生交流,讨论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在低年级学生遇到困难时能适当给予帮助,如遇紧急情况应第一时间向学业导师、辅导员和学工副书记报告。
担任学长导师两个多星期,王阳告诉记者,这是一份难得的经历。王阳参加了学校的研究生支教团,学有余力的她现在每天都把结对班级的通讯录、成绩单随身携带,以便能及时联系到每一位学弟学妹,“作为学长导师,和学弟学妹们就像朋友一样相处,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来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王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