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连云港:下活“科技棋子” 激活“创新基因”
2018-01-26 10:5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原标题: 连云港:下活“科技棋子” 激活“创新基因”

连云港中复联众风电叶片生产基地

碳纤维生产

恒瑞研发中心

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董事长 张国良

  中国江苏网1月26日讯 2018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颁奖。坐落于连云港的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完成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奖由国务院设立,是我国最高级别的科技奖项。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董事长张国良作为项目获奖代表,参加了颁奖大会。该奖项的获得意味着中国向世界宣布,我们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干喷湿法纺出了“中国碳纤维”。

  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因其具备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耐高温、耐腐蚀、导电好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用装备、交通运输、风力发电、压力容器等军民产业。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心怀对国家的责任、凭借对技术的痴迷,带领团队一举突破了发达国家对碳纤维技术的封锁,实现了我国碳纤维产业化的梦想,并占据我国碳纤维市场销量的70%。

  创新,正成为这座海滨城市的特色和灵魂。“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成为连云港市培育多年的“三新产业”,如今正开始结出累累硕果,并引领整座城市的发展。通过突破关键技术,加速成果转化,新材料产业,建成国内首条千吨级T800碳纤维生产线,打破国际垄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攻克装机功率4800KW世界首台套8.8米智能超大采高刮板输送机成套设备技术难关;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黄金十年”更是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有中生新”的一个缩影……

  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

  医药产业作为连云港产业创新的突出代表,其创新能力在全国地级市中首屈一指。板块以恒瑞、天晴、豪森、康缘为代表的四大药企,近年来成长迅速,在欧美设立了研发中心,跟踪前沿,逐步走向国际化。恒瑞、天晴、豪森分别位列2016年“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第1、3、4位,“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榜”第1、2、9位;康缘荣膺“中药研发实力排行榜”首位。

  国内医药行业高度赞誉为“中国医药创新看江苏、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中国医药的“连云港现象”,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和企业同向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对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是连云港新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连云港市科技局局长徐善明说,一直以来,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用产业规划、创新资金扶持等办法大力引导新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和大型龙头企业培育,培育出了正大天晴、恒瑞、豪森、康缘药业为代表的一批新医药企业。

  连云港探索创新之路

  如果说医药板块是这个海滨城市的一块金字招牌,那么,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布局,连云港探索了一条“无中生有”的增量创新之路,则让连云港的未来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高效低碳燃气轮机是国家保障清洁能源利用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技术装备。早在2008年,中科院、江苏省和连云港市政府就共建了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引进以国家“973”首席科学家肖云汉为首的100多人的专职研发团队,累计投入经费6亿元,开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预研,建成了我国迄今唯一重型燃气轮机多燃料全温高压全尺寸燃烧室试验装置,为全国多家企业开展了先导试验研究服务。

  对内激活“创新基因”,对外则下活“科技棋子”。连云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中亚,海陆双向联通,探索了一条多式联运的科技兴港之路。连云港市坚持扩大开放与做优平台互动并进,着力打造海陆东西双向开放门户,对外开放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构建海陆双向开放载体,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一园三区”布局初步形成,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建设拉开框架,开通连新亚、连新欧国际班列,每天达到2.1列,运行效率全国领先,连新亚班列运量占全国30%以上;连新欧途经6个国家,全程11000公里,运行时间仅需要12天。加快智慧物流和智慧港口建设,实施国家海铁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全国领先,被交通部认定为全国首个科技示范港和低碳建设港。

标签:
责编:江仲惠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